最新活動

目前分類:穴位養生保健-好文收藏 (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3-07  康健雜誌176期  作者:李瑟

手心向上,就能放鬆肩膀

圖片來源:周書羽

不論陣日與電腦為伍、切菜、照顧小孩或為病人換尿布,或講電話做業務的人……,總會感覺肩頸痛到不行,不時要去找師傅「喬」一下、哀嚎幾聲……

桃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說,很多人只要碰到壓力、情緒緊張,或需要用力專心應付眼前發生的事情時,下巴與頭都會不由自主地向前傾斜,肩膀聳起來,形成肩頸僵硬疼痛很普遍。而且如果不是別人提醒,民眾永遠不知道自己有上述問題,「這樣的比例在全人口來說絕對大於五成!」

養生太極老師楊織宇教大家一招:「總是手心向上的坐著,肩膀自然就會放鬆下來。」

你可以試試看,一手仍然打電腦,一手則手心向上;就會發現打電腦的那個肩膀緊繃聳起來,但手心向上的那個肩膀鬆鬆地垂下來,差別立判。

食在抗氧化

176期 食在抗氧化

而且奇怪的是,當兩手心向上坐著聽人說話時,心情平靜,比較聽得進去,且逐漸有種法相莊嚴的感覺。

...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8/20 【元氣周報/記者陳秋雲/報導】

打疫苗防B肝最有效,但基礎得打三劑才算完成,很多人沒注射完全,難免擔心現在「補」來得及嗎?有效嗎?台中市衛生局建議,抽血檢查抗體夠不夠,就知道「有效嘸」。

三劑基礎劑 追加一劑增免疫

台灣防治B肝起步甚早,現年滿28歲以下的民眾很幸運,在嬰幼兒時期即已接受免費注射B肝疫苗。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說,B型肝炎需完成三劑,第一劑打完,一個月後打第二劑,再隔五個月追加一劑,完成三劑就是基礎劑。

黃美娜說,依規定完成基礎劑比較有效果,但是B肝太厲害了,通常國小還會補追加接種一劑,增強免疫力。

疫苗沒打全 長大補打多有效

如果兒時疫苗沒打完全,長大再補來得及嗎?黃美娜說,通常會有效,但還是建議在三歲前完成所疫苗接種,如果在高一前身體還是沒有抗體,還是會要求補接種。

她說,即使三劑全打了,因每一劑疫苗都有期程,還是會有失效的風險,不過這種狀況很少見,打過的還是會留下痕跡,幫身體對抗B肝。

醫檢所抽血 檢查抗體上升否

中華民國醫檢協會前理事長楊宗華說,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找醫檢所抽血檢查,看補打後抗體是否上升到標準值,就知道疫苗打進你的體內是否有效。

台中豐原區衛生所表示,注射B肝疫苗第一劑的注射率最高,但有的家長以為一劑就夠了,就沒完成基礎劑;也有家長太迷糊,忘記帶孩子完成接種,所以國小才會再補接種,目前疫苗充足,隨時可補接種,到醫療院所注射,除掛號費外,一劑約400到500元。

圖/元氣周報製

全文網址: 肝炎/B肝疫苗缺一劑 補打有效嗎? - 愛肝加油站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7870#ixzz2ieSDwEj5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0/22【聯合晚報╱許金川】

許金川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三個新娘子,談起洞房花燭夜的感覺。

第一位新娘子用四個字形容:「原來如此!」這原來是古代蘇東坡妹妹蘇小妹的新婚感言。

第二位新娘子:「早該如此!」大概等是的太久了……想不到……

第三位新娘子:「不過如此!」可能當晚沒有達到新娘子的期待值。

同樣的新婚感受,每人各有不同,其中牽涉到太多的因素了。

同樣的道理,得了B型肝炎,每個人的境遇也不同。在以前沒有B型肝炎疫苗的年代,如果母親有B型肝炎帶原,母親生產時,B型肝炎病毒就可能經過胎盤及產道傳給新生兒,如果母體病毒多,傳染力也強,新生兒感染B型肝炎的機率也大。以前B型肝炎病毒無法定量,但能檢測e抗原做為參考指標,e抗原是B型肝炎病毒繁殖力強時分泌的一種蛋白,e抗原陽性表示病毒多,感染力也強,母親如果e抗原陽性,小孩感染B型肝炎的機率在90%以上;如果e抗原陰性,則感染率只有30%左右。因此e抗原陽性之母親,其新生兒除了注射B型肝炎疫苗之外,還要在出生24小時內注射一劑免疫球蛋白。

在沒有B肝疫苗的年代,同樣是B型肝炎帶原的母親,有些小孩會傳染成為帶原者,有些小孩則自己產生免疫力有了B型肝炎抗體。除了母親的病毒量因素之外,會不會成為帶原者與小孩自己的免疫力有關。不同的孩子,另有一半是來自父親的基因,因此免疫系統自然也不太相同。

另一方面,同樣是帶原者,有些人一輩子可與病毒相安無事,這種人以前稱為「健康帶原者」,現在則稱為「不活動型帶原者」。有些人肝指數一直高高低低,成為所謂慢性B型肝炎患者,之後演變成肝硬化,其中有一部分人再演變為肝癌,這種「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不歸路,俗稱為「肝病三部曲」,每年讓台灣一萬多人往生,造成一萬多個家庭破碎,實在不可輕忽啊!

全文網址: B肝帶原者 境遇大不同 - 愛肝加油站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19718#ixzz2ieRKKQRj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1/26  【元氣周報/諮詢/胡瑞庭醫師(國泰醫院總院肝臟中心主任)】

發炎組織 刺激橫膈神經
向上反射 致同一側肩痛

Q:不是說肝臟是沉默的器官,沒有神經,不會痛嗎?為什麼我這麼痛,還痛在別的地方?其他的肝臟問題,是不是也會出現這類讓病人沒有警覺、醫師也不易診斷的「非典型症狀」?

A(胡瑞庭醫師答):一般而言,肝病很少有症狀,因為肝臟內沒有神經。不過,肝臟表面有神經,少數肝病變會引發咳嗽,或右上腹、右肩疼痛,因為症狀表現得較特別,病人不易警覺,醫師診斷時也容易被誤導。

以妳的案例來說,肝臟的囊腫相當大,感染發炎的組織由肝臟裡面往外頂到表面,刺激橫膈膜神經向上反射,造成同側的右肩及右上腹疼痛。
除了肝囊腫之外,肝膿瘍或是肝腫瘤的體積變大時,也會由內而外頂到肝臟表面,刺激橫膈膜,或是出現咳嗽的症狀,或是以手指敲打右上腹時會痛。如果老是咳嗽不好,照X光又沒有異常,而右上腹有「敲痛」反應,就須留意是不是肝的問題,最好找肝膽專科醫師診斷。

我有一個病人,因為背痛,看醫師看了三個多月,一直當肌肉發炎處理。後來轉到我這裡檢查,解開上衣,明顯看到肋骨下緣處有凸起,觸診就摸到拳頭大的腫瘤,已是肝癌末期。

另一個案例,是位大學教授,因為咳嗽不舒服,在診所看了近一個禮拜,當成感冒處理。後來症狀變嚴重,轉來我這裡,才發現是肝膿瘍,而且已惡化引發敗血症。

肝囊腫 多與體質有關
有肝病 千萬不能拖

Q:肝囊腫瘤是什麼?為何感染?
A:
囊腫俗稱水泡,長在肝臟裡面,打個比方,就像剝開的饅頭,有一個一個的洞。但饅頭裡面的洞是空氣,囊腫裡面則是液體。肝囊腫很常見,與先天的體質有關,絕大多數是良性的,也不太會感染。妳的情形比較少見,囊腫較大,抽吸出的液體呈混濁褐色,像膽汁的顏色,感染源可能是由肝臟內的膽管侵入。

Q:依中醫觀點,常熬夜或長期夜間工作特別不利肝臟。西醫怎說?
A:
其實很少人單純因熬夜而「爆肝」,往往是原本有肝病,或是自己不知道,或是明明知道,因拚命工作不注意、不檢查,拖了很久才發現,一發現就很嚴重。以前有位歌手薛岳,就是這樣。

驗血檢查 未必靠得住
照超音波 一年至少一次

Q:民眾該怎麼預防或早期發現各種肝病,特別是肝癌?
A和國外比較,台灣肝病人數比率特別高,的確應該注意預防及早期發現。

雖然台灣從73年開始實施肝炎疫苗接種,但目前接近30歲及超過30歲的這群人,是在肝炎疫苗接種前出生的,其中高達15%到20%有B型或C型肝炎。

許多人自認健康,沒有不舒服,誤以為抽血驗肝指數,或驗甲型胎兒蛋白(AFP)看肝癌指數就夠了,從來不照超音波。其實,有肝癌的人,只有一半可從AFP驗出。
兩則相關案例:

一位台商,事業經營得很成功,雖然早知道自己有B肝,卻從來沒有追蹤檢查。後來因為做管治療,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進一步檢查,肝癌已第四期。

另位病人也知道自己有B肝,平常都在診所抽血檢驗追蹤,以為這樣就OK了,從來沒做過超音波。後來到我這裡,做他這輩子第一次的超音波,沒想到,螢幕上的肝臟影像,到處都是腫瘤,也已是肝癌第四期。

我看過許多這類讓人遺憾不已的病例,提醒有B肝C肝者,一定要定期找肝膽專科醫師做超音波檢查,絕對不能只依賴驗血,這點很重要。就算沒有B肝C肝,建議還是一年至少做一次超音波。因酒精性、藥物性、肥胖性的脂肪肝,也可能引發肝癌。

(讀者徐步青/記錄、整理)

全文網址: 肝指數OK≠肝OK 一定期照超音波 - 愛肝加油站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6148#ixzz2ieQzBovJ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1/26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記錄、整理】

Q:我平常沒有亂吃藥,且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也會有肝硬化嗎?

戴達英醫師答:肝臟長期受損,肝纖維組織增加,肝小葉構造的改變而變硬,造成肝硬化。病毒感染、飲酒過量、亂服用藥物、長期暴露有毒物質等都是肝硬化可能的成因,也有少部分的患者是因為自體免疫力問題或是金屬代謝不良所造成。

以讀者的案例來說,肝硬化可能與B型肝炎有關,或許出生就是B型肝炎帶原卻不知道,B型肝炎多是經由血液傳染,例如輸血、生產過程、傷口接觸、醫療器械、刺針、親密行為及性行為等感染。若是沒有積極治療B型肝炎,有兩成五的患者會出現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Q:B型肝炎有特效藥治療嗎?可以根治嗎?
A:B型肝炎已有藥物可治療,且療效不錯,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有口服的抗病毒藥物,以及干擾素針劑,五成的患者在積極治療三年後,皆可康復,不過要在治療後的10-20年,病毒才會完全被殲滅。

目前B型肝炎治療藥物健保有給付,學校機關的定期健檢也有B型肝炎檢驗項目,大部分的民眾都可早期發現,應及早治療,避免惡化造成肝硬化。

Q:肝細胞會再生,肝硬化可以改善嗎?A:肝硬化是可以改善的,雖然無法痊癒,不過肝功能超乎人的想像,即使剩下三分之一,也可以順利運作。積極治療,避免菸、酒、熬夜,也不要輕信偏方亂吃藥,肝硬化就可被控制,防止惡化。

Q:我有肝硬化,生活飲食該注意什麼?A:肝硬化的患者,體內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應多補充蛋白質類,避免腹水。不過,若是肝硬化末期,出現腹水、神智不清則不應補充過多的蛋白質。此外,不只要注意飲食均衡,也要避免肝硬化的危險因子,如菸、酒、過度疲勞等。

諮詢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戴達英

全文網址: 積極治療 肝硬化可以改善 - 愛肝加油站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6342#ixzz2ieQX9vA8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1/21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你可能有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現代人常渾身痠痛,肩頸緊繃,往往可找到一個以上的「壓痛點」,用手壓它,疼痛甚至會蔓延,苦不堪言。

書田診所復健科主治醫師潘筱萍說,肩痛可能因姿勢不正確,如肩旋轉肌腱炎所引起;也可能是身體有其他疾病,包括頸神經根病變、貧血、肝功能異常、高血壓、高血脂或甲狀腺功能異常,都是肩痛可能原因。

「三分之一的肩痛,可找出原因。」潘筱萍舉例,年輕人走進診間說肩頸痛,多數時候是使用3C產品過久或姿勢不當,引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若是老年人來看診,就需問他們有沒有慢性病或老化病症。

不少人都忽略了,營養不足也可能引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潘筱萍說,維生素B群、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如鈣、鎂、錳、鉀、鋅等,能維持肌肉的正常運作,不足時也易引發痠痛,不妨補充綜合維他命。

她也建議患者,平常感覺痠痛,可泡熱水澡或做伸展運動,紓緩疼痛,且應維持固定運動習慣。

若如此下來,仍無法改善,可以找合格的中醫針灸、刮痧、拔罐,或西醫的物理治療,如熱治療、電療、超音波治療、徒手治療,應該能減輕不適。

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效,或許就需要健康檢查,瞭解身體有沒有其他毛病,才能擺脫痠痛。

※延伸閱讀》

全文網址: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要動不要痛 - 筋骨毛病多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504#ixzz2iePJ0RLj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11/21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一位40多歲的電子業工程師,整天頸部都彎成快90度,走進復健科診間,嚷著:「醫師,我脖子舉不起來了,怎麼辦?」 記者陳立凱/攝影

一位40多歲的電子業工程師,整天頸部都彎成快90度,走進復健科診間,嚷著:「醫師,我脖子舉不起來了,怎麼辦?」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愈來愈普遍;公車、捷運甚至在路上,到處都看得到低頭族。書田診所復健科主治醫師潘筱萍看在眼裡,不禁搖頭:「3C產品用得愈多種,傷害愈大。」

潘筱萍說,那位脖子舉不直的電子新貴,來到她的診間求診,述說他為了工作,一天使用電腦10多個鐘頭;回家後,也不時用手機和同事或朋友傳送即時通,每天頸部不恰當姿勢使用過久,終於痛到伸不直起來。

電腦族也被戲稱為「猿人族」,使用電腦姿勢不正確,頭會不自覺往前伸、下巴前傾,放眼看過去有如人猿。

台北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永錚說,正確姿勢下,頸椎就需承受頭部壓力。如果低著頭看手機,會讓頭頸椎承受的壓力更大,傷害更深。

 

3C產品使用過久,黃永錚指出,肌肉受力不平均,容易造成頸部第3、4、5節壓迫,或長「骨贅」,即俗稱的骨刺,出現這些症狀就麻煩了,可能吃消炎止痛藥也沒用。

潘筱萍指出,一樣的姿勢維持過久,也易過度磨損軟骨,導致軟骨變薄;或肩頸韌帶鬆弛,使椎體前後移位,疼痛上身。

潘筱萍提醒,姿勢不正確,起初只會傷害肩頸肌肉或筋膜,使肌肉纖維化,造成肩頸痠痛、脖子僵硬或上背疼痛。時間久了,還有可能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血管和神經,嚴重時,會手麻、呼吸困難,說不定就得開刀治療。

她表示,過去病人大多是50到60歲因為退化,頸椎才有問題;現在20、30歲病號一堆,雖然還未壓迫頸椎,再繼續使用3C產品,難保到了50、60歲不會。

「一定要減少使用3C產品!」潘筱萍說,3C症候群病人,看診時都似乎下定決心要少用電腦或手機,但許多人回去後都陽奉陰違。「我只好勸病人,至少使用20分鐘,就應動動肩膀、脖子。」

※延伸閱讀》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要動不要痛

全文網址: 3C「猿人族」易肩膀痠 脖子舉不直 - 用3C要注意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500#ixzz2ieP1CTVp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健雜誌 2013/09/14

頭部有許多重要穴位,5個手法,疏通全身經絡,一整天神清氣爽。

【作者/趙敏;圖片/周書羽】

近來坊間出現宣稱單以梳子或刮痧板按摩就可以養生治病的書籍,但正確的使用方法與療效卻有待商榷。

《康健》整理中醫師意見,教5招好記誦、平常就可用手輪流按摩的頭部穴位,除了止頭痛,還可提神紓壓,手就是最好用的養生工具。

「梳頭是有幫忙的,但是它也有問題,」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陳玉昇說。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牟寬厚也曾在期刊上發表,油性髮質的人應少梳頭,以免刺激頭皮上的皮脂腺,造成頭癢,產生較多頭皮屑或出現掉髮症狀。

1.假梳頭:提神、疏通經氣

陳玉昇說,確實有人提出梳頭能養生的觀點,但是在沒有醫師指導的情況下還是會有一些副作用,建議還是用「假梳頭」方式來按摩頭部,與梳子梳頭有異曲同工之妙。

假梳頭顧名思義就是用手代替梳子梳頭,將兩手十指彎曲呈爪狀,指尖輕觸頭皮,從前額沿頭頂推至枕部,再從頭頂推到顳側接近耳朵,不需要很用力,來回各推40~50次,使頭部產生熱麻感,有醒腦、止痛、降壓與祛風等作用。

從額頭推到頭頂再推到枕部,所對應的穴位分別為攢竹、百會及風池。而從頭頂推到顳部,對應的穴位為百會和率谷。

陳玉昇說,這種假梳頭在《黃帝內經˙素問˙離合真邪論》裡稱為「捫而循之,爪而下之」,可以疏通經絡,恢復精神。這樣的梳法也符合衛氣的運行分布,白天衛氣從眼睛出來到體表陽經,夜晚睡覺時則從足心收回至體內五臟,所以適合在白天做。

攢竹 位於眉間,靠近鼻樑,即眉頭凹陷處。

百會 左右兩耳尖連接線與頭部正中線的交會處,位於頭頂正中央。

風池 位於枕骨下方,順著頸椎往上碰到顱骨的凹陷處。

率谷 耳尖上緣入髮際約1.5寸(2指幅寬)凹陷處,按了會有痠麻感。

2.鳴天鼓:耳鳴、護聽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郭威均說,頭痛時可按摩天柱穴鳴天鼓。

坐姿端正,手肘能抵在桌子上為佳,按摩方式為雙手十指張開,掌心緊蓋雙耳,食指疊在中指上,食指向下輕彈後枕部10下,發出咚咚聲。

「10下起來會覺得聽覺不一樣。」陳玉昇說,鳴天鼓可幫助醒腦、增強記憶力、強化聽力並預防耳疾。

天柱 後頭部髮際下大筋外側凹陷處。

3.按太陽穴:止痛、醒腦

「太陽穴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我認為它還是很實用,」擅長頭皮針法的中醫診所院長溫崇凱說,頭痛時特別要按的地方是兩側太陽穴和百會。按太陽穴時,以兩手食指前端在兩側太陽穴上順逆時針揉按10~15次,若再搭配攢竹一起按,效果更佳。

攢竹在這裡的按法是將食指與拇指形成弓形,兩指垂直掐壓。百會、太陽與攢竹三個穴位反覆輪流按摩,可緩解頭痛或暈車等症狀。

太陽穴 頭部側面,眉尾和眼尾外側之間向後的凹陷處。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78期;訂康健雜誌電子版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建議的運動量

許麗娟建議民眾持續適宜的體能鍛鍊,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由於秋季氣候乾燥,人體陽氣陰精正處於收斂內養階段,因此運動應適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例如太極拳極適合,或是腹式深呼吸、吐納健身法。

2.建議從事的運動

腹式深呼吸:舌頂上顎,用鼻緩緩吸氣,用意念送至丹田,再將氣緩緩從口中呼吸,反覆30次。

吐納健身法:清晨洗漱後,在室內寧心靜坐,先叩齒36次(增強腎氣以納氣),再用舌於口中攪動,待口水液滿,分三次吞下,用意念送到丹田(生津潤燥)。

便通肺亦強:民眾想要刺激大腸蠕動,可以有規律地按壓眼眶正下方或顴骨四周,食、中、無名指併攏,以指腹輕敲,許麗娟說「便通則肺亦強,精神狀態也會明顯改善」。

▇ 生活上的提醒

1.暑熱未盡,涼風時至,早晚溫差大,早上出門最好多帶件薄外套,避免風寒。
2.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等病患更要注意保暖,因血管在熱脹冷縮下易引發中風。
3.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淡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原則。
4.用中藥材補身固然好,仍建議民眾在食補或飲補前,先請教中醫師,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藥材的調配因人而異。

(諮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中醫師許麗娟、恆順堂中藥行業者賴坤隆 整理記者姜宜菁)

 

 

2013/09/23

【元氣周報/記者姜宜菁/台北報導】

全文網址: 秋季氣候乾燥 運動應防出汗過多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785#ixzz2gjT0zsY6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招 放鬆手部運動

步驟一:疼痛部位冷敷或熱敷。熱敷可使用熱毛巾或熱敷墊。對於罹患肌腱炎超過一周的人,熱氣能幫助肌肉放鬆與伸展。不過,帕帕多普勒斯提醒,如果你疼痛的時間未滿一周,最好冷敷,因為熱氣會讓肌肉腫脹,使你更痛。

步驟二:把你的手臂放在斜面上,手掌朝上並往外彎曲,這樣能幫助肌腱伸展,並為下列運動做準備。

步驟三:透過按摩,尋找緊繃的部位和結節。帕帕多普勒斯用手指按壓病人的前臂,來回尋找結節。結節會在肌肉痙攣時產生,摸起來就像皮膚下一顆小小的球。你可以按壓前臂或手的任何疼痛部位。不過,帕帕多普勒斯提醒,不要按摩過度,以免肌肉發疼,如果太用力按摩拇指附近,會刺激此處神經,讓你非常痛。

步驟四:合掌數秒,雙手與手臂小於90度。

步驟五:一手手掌朝前伸展手臂,在另一手幫助下,手指朝自己彎曲。

步驟六:一手手掌朝後伸展手臂,在另一手幫助下,手指朝自己彎曲。

步驟七:一手手掌朝前伸展手臂,在另一手幫助下,手指朝上彎曲。

※延伸閱讀》
‧過度使用智慧型…「簡訊手」隱隱作痛

 

 

2013/09/22

【元氣周報/記者李京倫/輯譯】

全文網址: 手部伸拉運動 擺脫「簡訊手」 - 用3C要注意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787#ixzz2gjVuqqVz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草只能拿來煮青草茶?錯!國內青草種類超過300種,妥善利用可煮成解暑的清涼茶飲,秋冬進補之際也能入菜,化身為燉補祛寒的最佳伙伴。若不瞭解如何利用青草來個涼秋進補,不妨跟著以下食譜這樣做,巧用薑黃、雷公根、豬母乳、牛奶埔等草藥滿足口腹之慾和保健需求。

青草藥藥效欠實證 低量攝取免擔憂

台灣早期的醫療資源缺乏,民眾自煮青草茶飲或湯品保健,但台灣本地生產的青草種類多達3、4百多種,且不同青草藥含有不同成分,誤食、傷肝腎或中毒的案例時有所聞。

不過,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營養師陳胤廷表示,雖然許多青草本身帶有藥性,為了避免誤食或過量攝取而危急健康,建議購買前先諮詢專業中醫師或中藥師,確認個人體質是否適合,尤其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孕婦等人,應特別留意。

即使可以服用,也要注意劑量,原則上青草藥入菜所使用的份量僅能做為調味之用,就像九層塔煎蛋,份量不多,卻能增添食物風味,又能兼顧溫補的保健功效。

青草入菜 涼秋吃5道養生菜餚

為推廣青草入菜的風氣,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邀請飯店主廚設計出5道低油、低鹽又美味的青草養生菜餚,適合涼爽的初秋食用,且大方公開食譜,讓民眾也能在家DIY。採用的青草材料,包括薑黃、含殼草(雷公根)、馬齒莧(豬母乳)、牛奶埔,以及萬點金。

【食譜示範:薑黃麵】

材料:麵條、薑黃、鹽巴、橄欖油、肉片、青蔥。

作法:將薑黃的地下根莖磨成粉末狀,麵條置於滾水中煮熟後,撈起加上鹽巴、橄欖油調味,最後撒上薑黃粉拌勻,另可加入肉片、青蔥等配料。

說明:薑黃含有薑黃素,可通經止痛、破血行氣。

【食譜示範:含殼草煎蛋】

材料:含殼草(又名「雷公根」)、雞蛋、油和鹽適量。

作法:將含殼草連莖切成細碎,加入雞蛋及少許鹽拌勻,倒入鍋中煎熟即可。

說明:民間普遍認為含殼草有胃腸保健之效。

【食譜示範:川燙馬齒莧】

材料:馬齒莧、油鹽適量。

作法:馬齒莧洗淨,放入滾水中燙熟,撈起加入少許鹽拌勻,即可食用。

說明:馬齒莧又稱為「豬母乳」,普遍被當作止消渴的身體保健膳食。

【食譜示範:牛奶埔枸杞湯】

材料:牛奶埔300克、雞肉、枸杞、紅棗、米酒。

作法:

  1. 取用牛奶埔的根莖部分約300公克,洗淨後切段。

  2. 水2500c.c,大火煮沸轉小火2小時,最後剩約1000c.c.湯汁。

  3. 把湯汁及切塊雞肉放進電鍋,加上少許米酒、枸杞和紅棗。

  4. 燉煮至肉爛,不需加調味料,直接食用即可。

說明:牛奶埔具有筋骨保健之效。

【食譜示範:萬點金茶】

材料:萬點金。

作法:將萬點金根部洗淨,放入鍋中與水燉煮,先開大火煮沸,再轉小火2小時,煮好後去渣便可飲用。

說明:此茶飲具有預防秋冬風寒的作用。

 

2013/10/01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全文網址: 涼秋進補 手作5道青草藥養生菜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8975#ixzz2gjQXXwaO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有「五臟配五色」之說。白色食物因較寒涼,常被認為適合秋天來吃。

上市場買菜時,不妨選擇像白木耳、白花椰菜、高麗菜、洋菇、白菜、白蘿蔔等食材;或者像中藥材中的白芍、百合、白芝麻、山藥、茯苓、杏仁,除了嚴重過敏體質者不宜,一般人將這些食材入菜,都是可以顧肺的不錯選擇。

如果有嚴重過敏體質,這些偏寒的白色食物則不宜多吃,最好用溫補的方式來養生、養氣。因此,炸雞類的煎炸食物,或茴香、八角、大蒜、蔥、薑等較辛辣的調味食材,這陣子都不宜多吃,以免燥氣更加旺盛。

陳潮宗說,在家不妨可自製生津潤喉茶,用楊桃、甘蔗和冰糖一起熬煮,有助化痰止咳。

但楊桃是高鉀食物,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應酌量少吃;另外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人,也不宜加太多甘蔗和冰糖。

 

 

2013/09/03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延伸閱讀》
‧秋天「養」肺 保護好呼吸道
‧秋老虎肆虐 飲食有對策
‧秋高氣爽 為何容易吃壞肚子

全文網址: 秋吃白色食物 過敏者不宜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4631#ixzz2gjTvP0St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月時,台北氣象站曾偵測到氣溫高達39.3度,破設站百年紀錄。那一陣子,衣服不久就曬乾了,也讓人感覺身體水分瞬間乾枯。捱過了熱氣,24節氣最近很快地來到「處暑」,暑氣將要結束,9月7日是「白露」,秋意更深。

潭美、康芮颱風輪番來襲後,陣雨澆灌發燙大地,所謂「一日落雨一日涼」,形容立秋過後,每下一次雨,溫度會隨之下降,老祖宗預估天候的智慧八九不離十。但有人覺得最近這種忽冷忽熱的環境,身體好像需要特別照顧。

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說,中醫養生的重點之一,就是要順應自然,黃帝內經:「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中醫觀點,五臟都可以對應四季,到了秋天要顧肺;而中醫的肺,也包含了皮膚、毛髮、鼻子、咽喉和氣管等部位。

陳潮宗指出,秋天容易讓人口乾舌燥、皮膚乾癢,所謂「秋燥傷肺」,不少人此時就診,會說常乾咳,甚至有痰咳不出來,這種屬於燥咳;體弱的人可能一直咳到冬天,變成慢性支氣管炎。

從中醫觀點,秋燥體質還可能引發便秘,喝的水要是不夠,堆積在腸道的糞便不易排出;還有人會腹部悶痛、脹氣或口臭。

而日夜溫差大,西醫也有不少呼吸道疾病的病人來報到。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說,最近夏秋季節交,氣溫忽熱忽冷,空氣雜質多,加上在冷氣房進進出出,容易促使氣管收縮、擴張,有過敏性鼻炎或肺部疾病的老病號,都可能發作。

特別是仍在發育成長的孩子,如有過敏性鼻炎體質,這陣子肯定會常鼻子阻塞,鼻涕連連,少不了要去找平常熟悉的醫師治療。

對溫度敏感的人,一定感受到這幾天氣候濕黏黏的,一看氣象,果然濕度高達近80%。姚建安表示,濕度高,也會影響呼吸時的換氣,若是有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等肺部疾病的人,應按時回診服藥,控制病情。

至於小朋友過敏性鼻炎,最好是開除濕機使室內空氣保持乾燥,而小朋友使用的棉被、枕頭,也要多清洗,假日多到戶外運動,去除過敏原,才能減少過敏性鼻炎發作。

 

 

2013/09/03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全文網址: 秋天「養」肺 保護好呼吸道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4634#ixzz2gjTYYgyi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季來臨,日常養生也要跟著改變。中醫師廖偉吟表示,秋季天氣會逐漸變得涼爽,而且氣候也會變得乾燥,以致於引起皮膚乾燥或搔癢、燥咳、咽喉疼痛、脫屑、便秘等症狀,因此,建議在飲食上應該少辛增酸以養肝氣,有助於減輕不適的情形。

廖醫師指出,以五行來看,中醫認為,秋天屬金,而肺與秋相應,因此,肺氣盛於秋季,這時候只要少吃辛味食物就能防止肺氣過盛。此外,肝屬木,而金可以剋木,所以要防肺金太盛而損傷肝木的話,仍應少吃辛味的食物,但可多吃酸味食物,因為酸能入肝有助保健。

廖偉吟醫師進一步舉例指出,辛味食物包括辣椒、胡椒、洋蔥、青蔥、薑母、大蒜、韭菜、肉桂等皆是;酸味食物包括柚子、檸檬、楊桃、蘋果、石榴、葡萄、芒果、番茄、橄欖、山楂、柑類等皆是。

乾燥氣候可能促使皮膚出現老化的現象,建議愛美的女性可吃清心潤肺、補水美容食物,如水梨、銀耳、蓮藕、山藥、百合、芝麻等。

 

 

2013/09/13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秋燥養肝 飲食少辛辣多酸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6540#ixzz2gjTFoBfe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09/22

【元氣周報/記者姜宜菁/台北報導】

全文網址: 秋季保養 常按五穴道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786#ixzz2gjSktgAa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季節交替,秋天要特別提防什麼疾病?

壢新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聲平說,因氣候變遷,近年來,春秋兩季變短,季節轉換之際,有些疾病容易出現,建議民眾提前防備。

陳聲平表示,因為秋冬以熱食為主,尤其餐桌常見火鍋湯頭,民眾動少吃多,飲食控制不易,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痛風等問題;季節變化之際,體質過敏的人也可能引發氣喘。

秋天常見疾病有流感、過敏、異位性皮膚炎、心血管疾病、痛風、上腸胃道出血。除了流感,多數疾病都與壓力有關,造成胃酸分泌不正常,引起潰瘍症狀。

醫師表示,無論是什麼季節,人都不適合長期生活在壓力之下,多數人以為健檢沒有問題就沒問題,而忽略了紓壓的重要。身心管理成了避免疾病很重要的事,應有常規作息,比如運動、控制血脂。

醫師說,現代人已非「朝九晚五」,幾乎是「朝六晚十一」從運動、飲食著手,提升免疫力,也可以減少流感發生。

醫師說,20歲以下民眾,有些過敏症狀發生在鼻咽部位,會流鼻水、眼睛癢、喉嚨痛,民眾多以為是感冒;冬天尤其好發過敏性鼻炎,注意保暖,即使不治療大約3至5天就會痊癒。預防之道是檢測過敏源,避開會造成過敏的食物就可以。

季節性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常因雨季偏濕、冬季偏乾,造成皮膚不適,建議先了解自己的膚質,洗澡水溫不要過熱,保持皮膚清潔,記得擦保濕乳液,改善習慣,減緩壓力,都可以減少發生率。

至於,65歲以上長者就要注意心血管問題,半夜起床、吃飽飯後,因為腸胃、心臟須血量大,會產生胸悶,嚴重的話會造成心肌梗塞,建議民眾自我評量,如有家族遺傳因子,預防之道是禁菸酒、控制飲食。

 

2013/09/18

【聯合報╱記者林麗如/平鎮報導】

全文網址: 秋天常見疾病 「多數與壓力有關」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279#ixzz2gjQCJ1f9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記者陳立凱攝影

中秋節過後,氣溫逐漸轉涼,天氣轉乾。台灣秋天天氣變化大,今天秋老虎發威艷陽高照,明天可能就颳風下雨,容易著涼。中醫理論中,肺屬金,秋天在四季中也屬金,因此秋天容易誘發氣管炎、哮喘、鼻子過敏等呼吸道疾病;再者,肺和大腸相表裡,有些民眾會便秘。

喉嚨癢乾咳 傷風感冒大不同

早上起床感覺喉嚨乾乾癢癢的,想咳、可是又咳不出痰來,總覺得有東西卡在喉嚨,當出現這類似感冒的咳嗽現象,但只是乾咳、且感到口乾舌燥,沒有頭痛、喉嚨痛、流鼻涕等症狀,就有可能是中醫講的「秋咳」。

一咳嗽,大家常說自己「感冒了」,就西醫角度而言,嚴格來說,可能是傷風,民眾常常把傷風和感冒混為一談。台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蕭嘉榮說,傷風顧名思義,被風傷到,喉嚨乾乾的想咳,英文是「get a cold」;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再嚴重者就是肺炎,由細菌感染引起,恐會致命。

傷風不一定要用藥,流感則要使用抗發炎藥物,肺炎要使用抗生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重症釀憾事。

開水慢慢喝 浸潤喉嚨緩秋咳

天氣一變,老人、孩子最容易咳,蕭嘉榮解釋,老人因為嘴乾,風吹之後想咳,但又不想喝水;小孩則是不會喝水,對水分吸收不夠所致,建議民眾慢慢喝水,使水分浸潤喉嚨,減少外界刺激就不會想咳。

為何有些特定時間會咳得特別厲害?開業中醫師謝日發說,肺是個非常嬌嫩的器官,不論天氣變化或早晚溫差大,肺功能都會受影響,會較容易咳嗽;凌晨3時到5時是肺的休息時間,若常熬夜,較容易秋咳。

晨起喝溫水 緩和溫差利腸胃

謝日發建議,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水,可以緩和一早起床溫差的變化,也可以活化消化系統。同時平日可多吃平潤的食物,例如梨(生吃或蒸熟再吃均可)、麥門冬、玉竹、沙參、石斛等,可以潤肺養陰。

「最簡單的方法是喝蜂蜜水。」謝日發說。他解釋,蜂蜜可以潤燥、清熱,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滋潤肌膚的功效。

咳不停 量體溫 發燒速就醫

如果咳嗽兩、三天,睡覺、喝水都沒有改善,就要就醫診斷。蕭嘉榮提醒,此時通常不只是單純咳嗽問題,有可能鼻水倒流、胃酸逆流、氣喘、咽喉炎,甚至也可能是結核病或惡性腫瘤,不可不慎。

蕭嘉榮建議,民眾一定要量體溫,有發燒要就醫。量體溫須使用體溫計,千萬別用手,因手若感覺「熱」通常已到39度,有些人忍到不行才就醫,一檢查就是肺炎。

曾有一名中年婦女,久咳不癒就診,問診否認發燒,但體溫計一量卻是39.5度,醫護人員一度以為體溫計壞掉,結果再量還是39.5度,進一步檢查,發現是肺炎。

▇ 偏方可用嗎?

●西洋參可保護氣管?

坊間盛傳粉光參(西洋參)可保護氣管,謝日發說,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由此可知西洋參性偏涼,體質燥熱者適合,體質虛寒就不建議。

●燉水梨可以止咳?

蕭嘉榮說,水梨是冷食物,需要溫煮後才能補肺,在診間會建議病患吃蓮子、薏仁和白木耳等白色食物來顧肺。

●醫師建議:依體質開處方

止咳偏方還有蘿蔔泡麥芽糖、宜蘭金棗膏等,謝日發說,中醫講求「平衡」,任何疾病都會與五臟六腑有關,必須整體考量,才能找出最適合的方法,最好還是由中醫師依個人體質開立處方或建議調養方法。

 

2013/09/22

【元氣周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全文網址: 秋季養肺/熬夜肺操勞 當心秋咳更劇烈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750#ixzz2gjPtHDw4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天然食材 選當季 忌生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中醫師許麗娟指出,秋季在人體中的五臟內應於肺,因此養生基本原則為防涼防燥,飲食保健當以養陰、潤燥為主。

許麗娟表示,秋季天氣轉涼,人的味覺會更敏感,食欲增加,不知不覺中容易飲食過度,不小心就熱量攝取過多。而且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水減少,稍不注意體重就增加,所以體重肥胖者應注意飲食,也因秋燥會導致大腸蠕動變慢,易形成季節性便秘。

在飲食保健上,許麗娟建議民眾可從當季蔬菜或水果著手,例如白蘿蔔、蜂蜜、香蕉、柿子等,飯前也可以先喝雞湯或魚湯暖胃,不宜多吃寒涼食物或生冷瓜果,可能導致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腸胃道疾病,辛辣、油炸等食物建議少碰,最好不要吃,因為易生燥化熱。

2.中藥飲 增免疫 禦風寒

「喝溫開水是最經濟實惠的保健。」恆順堂中藥行業者賴坤隆表示,秋季空氣乾燥,喉嚨需要水滋潤,冰冷飲品會讓喉嚨和胃緊縮,長期下來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害,而且會引起乾咳。

飲補最常見由紅棗、枸杞和黃耆搭配而成的安迪湯,有助於提升免疫力,金銀花、甘草和靈芝有助於增加抵抗力,降低得到風寒機率;賴坤隆說,秋冬因氣溫低,血液循環較不好,人易有手腳冰冷的情形,可以在中藥材內加些許促進血液循環的紅花,但是孕婦和經期來的婦女禁用。

賴坤隆建議經期女性可以改喝桂圓紅棗茶,因為紅棗富有鐵質和熱量高,同樣可以補血;潤肺的羅漢果搭配金銀花、甘草搭配而成的羅漢茶也可以潤喉。

喉嚨感到不適,可以用雪梨燉川貝,或是燕窩加粉光參,一天一盞即可。

 

2013/09/23

【元氣周報/記者姜宜菁/台北報導】

全文網址: 秋季飲食有度 便通肺亦強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784#ixzz2gjPathzT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認為,每到秋季人體熱量消耗增快,體液損失大,中醫師廖思堯表示,此時易產生疲勞感,建議在白飯內加入小米、薏苡仁、芡實,或在菜餚內配上冬粉、豆腐等食材,可發揮滋潤的效益。

廖思堯醫師指出,秋季早餐最好以粥或豆漿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粥、黑芝麻粥等,還可以多吃些白蘿蔔、蓮藕、荸薺等潤肺生津的食物。

還有一些食物如山藥、百合、銀耳、豬蹄、蓮子、枸杞等清補、平補之品,一些應季的水果如柿子、蘋果、桃子,特別是水梨,都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

也可以用一些潤燥的中藥如沙參、麥冬、玉竹、百合等做藥膳,像是百合蓮子湯、銀耳蓮藕湯、冰糖燉梨、菊花麥冬茶,皆可以清熱潤肺,發揮保健作用,減低因秋燥引起的不適症狀,同時還應少喝冷飲,減少食用薑、蒜苗、辣椒、芥末、胡椒、香菜,及避免飲用烈酒等燥熱辛辣之物。

百合蓮子湯的材料包含蓮子10錢、百合3錢、銀耳3錢、枸杞6錢、鮮木瓜60克、冰糖10克。製作上先將蓮子、百合、銀耳、枸杞用溫水浸泡45-60分鐘;鍋內放入清水、蓮子、百合、銀耳、枸杞,以小火燉煮60-90分鐘,將蓮子燉爛,再放入木瓜、冰糖,冰糖融化後關火即可。

 

2013/10/02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秋天飲食 重潤肺、生津、去燥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9139#ixzz2gjPAA5ZE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秋節過後,時序進入秋天,在中國農曆24節氣中,「秋分」過後「養肺」很重要。中醫師指出,秋天好發過敏與呼吸道等慢性疾病;養生之道,除要多挑選溫性、補元氣的白色食物外,更要忌吃寒涼食物;不過,吃補可別吃過頭,像是羊肉爐、薑母鴨,太燥熱就不太適合,攝取過多容易傷肺且傷腎。

中醫師陳潮宗指出,秋分,是24節氣之一,每年國曆9月23日前後,開始晝間漸短,夜間漸長。中醫認為,這時自然界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景物蕭條,空氣乾燥。由於燥是秋季的主氣,而中醫自古就有「燥令傷肺」說法,也就是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因此,秋季養生首先得養肺。

緩解秋燥 白色食物宣肺化痰

五臟中的「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多食用白色食物來預防、緩解秋燥傷肺,但白色食物多偏寒涼,過敏性體質者要小心,而一般體質則可以放心使用。

過敏性體質者,秋季著重「補氣」,補足「肺衛」之氣,普通白色寒涼食物不宜,宜慎選白色溫補、補氣的食物,可增強肺臟對於秋燥以及外邪的防禦能力,進而增進免疫力。

秋季養肺時,選擇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豆漿;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更可以藉此保養呼吸系統,讓過敏性體質者的諸多「老症頭」減輕不少。

基於五臟與五色之對應關係,白色食物可養肺,中醫認為與肺同系統的器官還有大腸、皮膚、喉嚨、支氣管等,平日容易感冒,或是肺與支氣管常不舒服、易咳嗽的人,膚色不佳的人,要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例如:白蘿蔔、白菜、高麗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藥材有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

【緩解秋燥的水果】:

1.銀耳

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菌中之王」,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經,具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胃腸燥熱、便秘等症。要注意的是,感冒初期口乾者,或風寒感冒,如感冒怕冷、咳嗽、痰多清稀如水者,忌食銀耳。

2.梨子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秋燥襲人時,出現口渴、便秘、乾咳等症狀,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症狀,可多食梨。

中醫師提醒:

梨子是解秋燥的聖品,但考慮到梨子性質偏寒,所以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就可;若有長期腹瀉的人,不宜多吃水梨,因水梨性寒,多食腹瀉加劇。

 

2013/09/24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全文網址: 秋分養肺!銀耳與梨子解秋燥聖品 - 秋冬養生秘技 - 養生百科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988#ixzz2gjOagqpD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