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生技夢碎碩士改行拿起相機--       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image 







二○○一年,政府高喊「兩兆雙星」產業政策,讓許多年輕人抱著「生技新貴」的夢想投入生技業,但後來生技博士過多,許多年輕人只好改行,學非所用。 記者曾吉松╱攝影

還記得「兩兆雙星」嗎?這個二○○一年政府喊出的產業口號,其中的一「星」就是生技產業,不少大學為了趕上這波產業熱潮,忙著把名稱已經退流行的動物系、植物系合併成「生命科學系」;不少學子也以為,只要念了生科系,就拿到了「生技新貴俱樂部」的入場券。

不過短短十年光景,行政院去年提出三年三億,提供三百名生技博士「月薪五十七K」的方案,希望解決生技博士過剩問題。因為有太多生技博士,拿到學位卻只能到藥廠當業務員,四處「賣藥」。

有聽過「矽導計畫」嗎?這個二○○二年推出,希望讓台灣「第二次產業躍升」,把台灣從全球半導體製造中心,提升為全球設計與軟體大國的計畫,三年投資七十六億元,大學也因此擴增資訊、電子、電機、光電、電信等科系的學生。

一窩蜂產業政策沒規畫

「一窩蜂」真是台灣難以擺脫的魔咒,無論是排隊搶購葡式蛋塔,還是攸關國家發展的產業政策與人才培育方針,總如一把又快又急的熱火,缺乏長遠規畫,燒過就算;留下的灰燼殘煙裡,是無數年輕人破碎的夢。

生技熱熱血青年栽進去

婚禮攝影師陳明偉感觸最深,因為他曾是一個對生技領域有濃厚興趣的熱血青年。陳明偉在婚禮攝影界小有名氣,大家都叫他Brian;他說,當兵的那兩年正值台灣生技熱,退伍後他補習苦讀考上交大、陽明等名校的生技領域研究所。但當他滿懷生技熱情到研究所報到時,一位博士後研究員學長冷冷告訴他殘酷的事實:「光是美國大藥廠輝瑞一年的研發預算,就跟今年台灣政府對生技研究的補助差不多。」

學長的口氣很淡,卻在Brian心頭澆上一桶冰,事隔多年,他仍忘不掉心頭的那一抹寒意。

台灣人非外國大廠對手

後來,接觸愈深,他愈發現,生技是砸錢的行業,選定目標研發,幾年內難見成果;台灣生技公司資本額有限,多半只能研發健康食品或檢驗器材,若要研發新藥,很難是外國大藥廠的對手。陳明偉說,多年下來,很少聽說哪個學長或學弟在台灣生技業界有很好的發展。

陳明偉念完碩士,終於看清:如果要在生技界發展,碩士學歷不夠,出來頂多找到月薪三萬五的研究助理工作,但他也不想再繼續砸錢、花時間拿博士學位。於是他改把攝影的興趣轉為謀生的工作。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觀察,大家光是看生技業未來出路可能比較好,就一窩蜂去念生科系,但是生科系的畢業生,只是提供生技業一小部分的人力,對生技公司而言,化學、藥學、醫學、工程、財經、法律、行銷、智慧財產、甚至物理等背景的人才都需要。

他認為,生技產業成功的關鍵,是如何將不同背景的人才結合在一起;原本念非生科領域,但後來再加強、充實生技知識,進入生技業,也是另一條路。

話重點

林之晨(之初創投合夥人)

現在產業循環大概五到十年,一個人很難期望進到公司,用同一套知識一路待到廿年退休。

王健全(中經院副院長)

台灣太多口號,從兩兆雙星、大投資大溫暖,到如今六大新興產業,產業發展沒有聚焦,也缺乏退場機制。

-------------好文收藏與分享-------------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概述

十七世紀後半至十八世紀初期,歐亞大陸東端的中國與西端的法國,各自引領著東方與西方文化與藝術發展的風潮。此時中國的君主是清聖祖康熙大帝,法國的君主是太陽王路易十四。

兩位君王的生平事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沖齡登基,一由祖母、一由母后撫育、輔政,將兩位幼年君王培育成允文允武、仁民愛物、雅好藝術的全能君主。他們親政前各自有權臣主政,親政後皆夙夜匪懈、勠力國政,並且各自鞏固了愛新覺羅家族與波旁王室的帝王權力。

當時分居兩地的君王經由法國耶穌會士架起的無形橋樑,有了間接的接觸。透過傳教士們的推介,路易十四對康熙皇帝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法國朝野人士也興起對中國文化與藝術的好奇與模仿。在傳教士的講授下,康熙皇帝認識了西方的科學、藝術與文化,並推而廣之,使得當時清朝臣民中不乏潛心西學之士。

除了選展八十三件院藏文物外,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與瀋陽博物院分別提供二十件、十件與兩組件文物參展,另外也向香港私人收藏家商借一件藏品參展。除了兩岸三地的文物外,也遠自法國的國家圖書館與十二個博物館商借七十四組件文物參展。除此之外,法國外交部珍藏一封路易十四寫給康熙大帝的信函,因去年(2010)曾展出,故此次特精心複製後共襄盛舉。

在藉文物述說文明的原則下,展覽分成四大單元,第一單元開宗明義地介紹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個人、家庭、重要事功等;第二單元闡述當時法國耶穌會士在兩位君王間架起的無形橋樑;第三單元重點述說經由傳教士與商旅的推介,中法兩國在文化與藝術方面的直接接觸與模仿;第四單元原則舉例詳述雙方交會後各自創發的成果。

希望藉由這次特展,讓世人進一步瞭解在十七世紀後半至十八世紀初期的這個時候,東西兩大君王在法國耶穌會士的穿梭與推介下,中法雙方在文化與藝術方面的交會,以及交會後迸發出的燦爛火花。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

康熙皇帝名玄燁,生於西元1654年,卒於西元1722年底;太陽王路易十四生於1638年,卒於1715年秋,較康熙皇帝年長,也比較長壽。兩位君王一東一西地分居於歐亞大陸的兩端,幾乎同時建立了各自的輝煌功業。兩位從未謀面的君王,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首先,兩位君王都是幼沖即位。路易十四即位時年僅六歲,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因為都是幼年君主,路易十四遂由母后—安娜皇后攝政,康熙皇帝則是祖母孝莊太皇太后訓政。因此,路易十四親政前由首相馬薩林樞機主教主持國政,康熙初期的朝政幾乎全由鰲拜主導。

路易十四與康熙皇帝各自在母后與太皇太后的精心撫育與教導下,獲得完整的君王教育。兩位君主各自擅長騎射,並熟悉多種語文。路易十四終身使用優雅的法文,還能說流利的義大利與西班牙語,並理解基本的拉丁語;康熙皇帝精通滿語、蒙古語、漢文與漢學根柢也十分深厚。

兩位君王親政後都夙夜孜孜,勠力國事,因此文治武功同稱顯赫。此外,他二人皆提倡科學,喜愛藝術,更喜愛園林之勝。路易十四擴建凡爾賽宮,修建絢麗的鏡廳與豪華的庭園,使得凡爾賽宮成為法國的政治中心與時尚文化的櫥窗。康熙大帝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尤其後二者,除了怡情健身外,兼具籠絡蒙古王公的政治功能。

路易十四在位七十二年,康熙皇帝也在位有六十一年之久。前者樹立了近代歐洲專制政治的典範,後者開創了康熙盛世。

image

 

路易十四肖像
皮耶•米尼亞爾(1612-1695)畫室
油畫
高129公分 寬99公分
MV 8539
凡爾賽宮暨特里亞農宮博物館藏

此肖像表現出路易十四作為征戰之王,身著甲冑,右手持指揮棒。作為力量的象徵,他憑靠於柱上。路易十四認為榮耀為君王首要美德,並應從戰爭勝利中贏得榮耀。此幅畫作中的國王年約五十歲,正值奧古斯堡同盟戰爭(1688-1697)初期。 法國面對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國聯合抵禦,戰役艱鉅。戰爭被視為兩段太平期間的一過渡時刻,身為保障人民富庶和幸福的和平君王前,路易十四先成為了征戰之王。

image

 

奧地利的安娜、瑪莉泰瑞莎與王儲
西蒙.賀納(1613-1677)
高137公分 寬149公分
油畫
MV 6931
凡爾賽宮暨特里亞農宮博物館藏

 

此畫作圖像別具意義,呈現西班牙國王菲立浦三世之女—奧地利的安娜太后、西班牙國王菲利浦四世之女─瑪莉-泰瑞莎皇后,以及路易十四和瑪莉—泰瑞莎所育之長子。此畫約繪製於1663年,大王儲年約兩歲(他生於1661年11月)。本肖像畫作可和亨利與夏爾.博布龍的畫作相較(藏於凡爾賽宮暨特里亞農宮博物館,MV9157),該畫作以聖人家族方式來呈現三位相同人物:大王儲代表基督、瑪莉—泰瑞莎作為聖母,安娜太后則為聖安娜。此類肖像畫見證兩位皇后為人熟知的憐憫心。人常言奧地利安娜太后永遠在「祭壇桌腳邊」,而瑪莉—泰瑞莎則以無比虔誠之心為人熟知。

本畫作作者西蒙.賀納曾繪製過另一幅呈現兩后牽手之肖像畫作,具有寓言與神話意涵:奧地利的安娜化身為密涅瓦,代表智慧女神,而瑪莉—泰瑞莎則象徵和平,因為路易十四與她於1660年締結婚姻為法國與西班牙兩國間之爭戰畫下休止符(藏於凡爾賽宮,MV 6925)。

image

 

凡爾賽市與凡爾賽宮全景佚名
十八世紀
長52公分 寬34公分
版畫
Inv. 91.1.4
郎畢內博物館藏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頒布諭旨,讓凡爾賽宮正式成為政府與宮廷的所在地。這座小行宮距離巴黎市中心十六公里遠,1631年由路易十三建造,原作為狩獵休憩之用,在君王的決定下,使該地歷經一連串改建。

「凡爾賽市與凡爾賽宮全景」表現出皇室宅邸的景觀,見證此地歷經十七和十八世紀多位法國國王執政期間的階段性轉變。朗畢內博物館典藏此幅版畫展現出城市、宮殿與花園等透視全景,十分壯闊,與其他作品呈現宮殿、花園等入口景觀有所不同。

凡爾賽宮在建築上體現各類元素之巧妙融合,為城市景觀之首例,強調建築和法式花園的調和得宜。凡爾賽宮係皇家意志,加上如安德烈•勒諾特(1613-1700)和儒勒•阿爾杜安-芒薩爾(1646-1708)等多位園藝-建築師努力之成果。

安德烈•勒諾特出生自一個為國王效力的園藝世家。他個人有著廣泛經歷,例如園藝、水利學、數學、繪畫(他曾待過畫家西蒙‧烏委1590-1649)的畫室)與建築領域(他曾與法國古典建築先驅方思華‧芒薩爾(1598-1666)共事),這些閱歷讓勒諾特得以具備能與凡爾賽宮野心勃勃的君王進行溝通對話的程度。他同時以建築師和造景師身份勾勒出皇家寓所的園林景觀,發展出延伸視野的數個軸線,並以城堡為中心向外放射的三個方位,朝向包含大運河在內的壯麗水平面。

為了持續宮殿與園林改建,儒勒‧阿爾杜安-芒薩爾(1646-1708)是為路易十四效力的另一位奇才。他自1678年即構思城堡擴建計畫。他擁有多項尊貴頭銜:1681年國王首席建築師、1685年國王建築總管,接著於1699年成為國王建築總監督。

芒薩爾為凡爾賽宮建造的最後傑作是位於左翼的王家禮拜堂,雖未見於朗畢內博物館的此版畫上,但亦可知本版畫約完成於1699年,該年為教堂動工初期,而建築師於教堂完工前辭世。因此呈現了芒薩爾處在十七世紀「凡爾賽新城鎮」樣貌:通往城堡的路徑圍繞著各式住宅和私人寓所;兩王臣側翼建築連接了勒沃所建造之路易十三風格的狩獵行宮;位於兵器廣場前的大、小王室馬廄(1681-1682)等附屬建築,與南、北(1685)兩翼建築相同,可容納一些親王居住其中,而部分人士則須另覓城堡之外的住所。

本版畫充份展現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作為皇家權力的政治與文化象徵,君王意志造就整個城市、城堡和林園,成為歐洲極致美景:園林與建築之間的調和;在整體對稱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幾何線條佈局把視線引導至無盡之處,所有一切皆是城市景觀的範例。太陽王這樣一個城市和宮殿建造計畫,對於具有中華文化的大眾而言應不陌生,紫禁城的均衡結構和景觀美化等一切亦納入嚴謹的幾何城市規劃之中。

王家禮拜堂由儒勒•阿爾杜安-芒薩爾的學生羅伯•德寇特(1656-1735)於1710年完成

image

 

 

 

康熙戎裝像 軸
佚名
絹本 設色
縱112.2釐米 橫71.5釐米
故6415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是青年康熙的戎裝坐像,頭戴金盔,甲胄,腰懸佩刀,挎弓背箭,表情肅穆。四名侍從分立左右,人物形成三角形構圖,康熙帝正位於三角形的頂端,成為整個畫面的視覺中心。背景蒼松虯勁,雲氣氤氳。畫法以平塗為主,工致簡潔,略帶裝飾意味。侍從形象各具特點而不程式化,應是根據真人所繪肖像。

康熙帝八歲登極,自幼精於騎射,長於用兵,他在位的61年間,平定三藩,統一臺灣,收降外蒙,親征噶爾丹,進兵安藏,正是經過了長時間對內、對外戰爭使清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拉開了“康乾盛世”的序幕。此幅為康熙傳世肖像中最年輕的一幅,從戎裝中亦可見康熙帝弓馬相伴的尚武精神。

明黃綾裱,藍色花綾圈邊、驚燕,橙色局條,象牙軸頭,仍保持清內府早期原裝潢。黃綾包首外滿漢文黃絹簽題“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image

 

 

康熙帝南巡圖卷(第九卷)
王翬等繪
絹本 設色
縱67.8公分 橫2,227.5公分
故6302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巡幸是皇帝重要的政務活動。清朝康熙帝玄燁的巡視較之歷代帝王,次數多,範圍廣。他曾離京到各地省方觀民問俗,視察軍吏,三巡東北、六巡江南,數十次出塞。如此大規模的巡視天下,對他實施治國安邦的策略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康熙帝分別在康熙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的六次南巡,最重要的目的是臨視河工、處理河務。執政期間,一系列治河工程大都是在他的指示與支持下完成的,多有成效;南巡的另一個目的是為緩和江南地區的民族矛盾,籠絡江南漢族紳商士子,化解百姓們的反清情緒。在南巡途中,康熙帝還推行了蠲免賦稅、截糧賑災等政策,令南方的生產逐年發展,社會秩序日益安定。

《康熙南巡圖》共十二卷,描繪出康熙帝第二次巡視江南的沿途盛況,康熙帝一行由北京的永定門出發,經陸路南行至宿遷,然後換乘舟船順運河而下進入江南地區,由杭州登岸再至紹興,返回時從南京自長江拐入運河,北上直駛天津,最後返抵京城的情形無不畢現。全圖總長度在二百米以上,人物車馬,山川江河,一一進行細緻描繪,實為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鴻篇巨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其中就康熙帝在南巡途中的重要活動,以及當時的風土人情、山川狀貌、經濟文化繁榮景象的如實記錄,對研究清代歷史與社會風俗有著不言而喻的意義。整套圖卷的繪製由都察院左副都禦使宋駿業主持,內務府曹荃任“監畫”,組織王翬、楊晉以及宮廷畫家合力創作,歷時六年完成。當時著名山水畫家王翬,受聘進宮為此圖擔任主筆,保證了全圖的藝術品質。

康熙二十八年(1689)第二次南巡後,康熙皇帝下旨作《南巡圖》,「閱六載而告成此圖取自第九卷,表現南巡隊伍離開杭州,渡錢塘江,過蕭山縣,抵紹興府的情景。圖中康熙帝在紹興拜祭禹陵,於大禹廟前,接見地方官員與士紳。此卷畫面上的府縣城鎮俱有標示文字,計:“茶亭、西興關、西興驛、蕭山縣、柯橋鎮、紹興府、較揚、府山、望越亭、鎮東閣、大禹廟、大禹陵”。

全卷表現南巡隊伍離開杭州,乘船橫渡錢塘江,過蕭山縣城,安抵紹興府的場面。卷尾描繪康熙帝於浙江紹興會稽山麓的大禹陵,進行拜祭活動後,在大禹廟前,接見地方官員和士紳的情景。玄燁立於華蓋之下,帶刀的侍衛四周環繞,戒備森嚴,群臣與鄉紳在皇帝必經的路旁垂首跪迎,畢恭畢敬。江南勝景於絹素上纖毫俱現,圖中人物大不逾寸,而眉目神情皆有細緻刻畫,顯示出參與創作的畫家們的巧妙構思與精湛技巧。

image

 

 

御製避暑山莊詩(並圖)
清聖祖敕撰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武英殿刊朱墨套印本
框縱19.4公分 橫12.5公分(圖縱28公分橫29.4公分)
故殿029529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聖祖命直隸總督噶禮監造位於承德北方的熱河行宮,以做為夏日避暑及處理政務的行宮。肇建期間,康熙皇帝不僅關心施工進度,並在視察之餘選出三十六處雅緻景色,為之賦詩作記;又命畫家沈喻(一作崳)繪製三十六景圖,交由雕刻名家朱圭、梅裕鳯刻版。到了五十年(1711),正宮興建完成,康熙皇帝正式將其定名為「避暑山莊」,並且把題記、詩文及配圖,交由武英殿編印出版。次年(五十一年,1712),武英殿奉旨以朱墨套印詩句及釋文。其中,避暑山莊的三十六景,皆以四字題名,始於「煙波致爽」,終於「水流雲在」。每景題有一詩,或七言、五言,或絕句、律詩,詩後另有釋文及出處。詩中敘述每景的地理位置及園林景觀,文字樸拙無華,頗有自然之趣;圖景則係畫家沈喻實地考察後,勾勒出兼具山水畫意及空間配置的地形物貌。在此年八月時,武英殿奉命刷印朱墨套印本的《御製避暑山莊詩(並圖)》已刷印完成,圖版先用絹及木版刊刻。到了康熙五十二年(1713),聖祖因得知義大利籍傳教士馬國賢(Matteo Ripa, 1682-1745)能用銅版製畫,於是首度命其嘗試運用在避暑山莊的三十六圖景上。與此同時,並令武英殿總監造官和素等人尋找西洋紙,等到銅版畫完竣之時,再匯集銅版畫裝訂入冊。馬國賢接到命令後,先以木版畫為基礎,加上實地勘察所完成的銅版畫,強調光線的明暗對比,呈現物景之間的立體感與透視性。康熙皇帝看後極為滿意,並指示將銅版畫裝訂入武英殿本,只印4部妥善收藏。本院所藏《御製避暑山莊詩(並圖)》有漢文本、滿文本,然以此本三十六景圖為西洋紙刷印的銅版畫最為珍貴。根據文獻記載,此部銅版畫插圖是中國宮廷最早製作完成的銅版畫,存世珍稀難得。

圖示為主殿的萬壑松風殿,是康熙皇帝批閱奏章、讀書寫字的場所。而皇太后來避暑山莊時,則居住在西峪的松鶴清越殿,由於松鶴具有「松鶴延年」的吉祥寓意,宮殿四周並種植香草、異花,自然心曠神怡、長壽延年。

法國耶穌會士:君王間的橋梁

明清時期來到中國的西方傳教士甚多,其中法國耶穌會士的表現相當突出。他們人數眾多,自成體系,行動活躍,策略靈活,而且深入社會的不同階層,對當時基督教的傳播與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流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就目前所知,康熙一朝來到中國的法國耶穌會士至少有五十位之多,其中以康熙二十六年(1687)抵華的洪若翰、白晉、李明、張誠、劉應五人最重要。他們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派遣的傳教團,為了避免衝突到葡萄牙的「保教權」,他們以「國王數學家」的身份來到中國,其中白晉與張誠被留在康熙皇帝身邊,因此對於康熙皇帝的影響也最大。

白晉曾為康熙皇帝教授幾何學,並用滿文與漢文寫成《幾何學概論》,也曾與張誠等人編寫有關西方醫藥學的講稿約二十篇。康熙三十六年(1697)白晉奉康熙皇帝旨意返回法國,希望路易十四能派遣更多學養精深的傳教士來華。返回法國後,白晉向路易十四面呈了十萬字描述康熙皇帝的報告,後來出版為《康熙帝傳》一書;此外他也撰寫並附圖介紹當時中國上層社會人物的書籍:《中國近況人物》;此二書對於當時法國朝野影響甚大。第二年(1698)隨白晉搭乘昂菲特里特號商船回到中國的傳教士中,以巴多明最著名。巴多明在白晉的醫藥學講稿基礎上,以滿文編寫、刊行了一套西方解剖學著作,即《欽定骼體全錄》一書。

除了教授康熙皇帝西學外,張誠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奉皇帝旨意協助清廷與俄國談判,並成功地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深受康熙皇帝的讚賞。

最年長的「國王數學家」—洪若翰抵華之初,前往南京傳教。因為受到葡萄牙傳教士的抵制,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奉旨進京。此時康熙皇帝正為瘧疾所苦,洪若翰便進呈隨身攜帶的金雞納霜(奎寧),徹底治癒了皇帝的疾病,康熙皇帝因而更信服西方醫學。

擅長語文的劉應潛心研究中國歷史,曾奉康熙皇帝旨意,修正有關維吾爾民族的史書。劉應所整理有關韃靼史與漢史的手稿,成為法國瞭解中國編年史的第一手史料。

至於擅長天文學的李明則利用在華五年中,以研究天體為名,深入中國內地,足跡遍及黃河流域與大江南北。康熙三十一年(1692)回國後出版的《中國近事報導》,至今仍是一本瞭解當時中國的嚴謹著作。

法國耶穌會士的這些努力為從未謀面的東西兩大君主:康熙皇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架起了一座無形而堅固的橋樑。

image

 

 

 

 

路易十四致康熙帝之書信(複製品)
1688年8月7日 寫於馬利
手稿(複製品)
法國外交部檔案處藏

由於通往中國的海路航行意外頻傳,前往中國的六百個耶穌會士,不到一百個能順利抵達,因此歐洲人仍持續不斷地找尋通往中國的陸路途徑。囿於萄牙握有遠東傳教權,在法國派遣洪若翰等多位國王數學家以海路方式前往中國之際,法王路易十四被說服另尋前往中國的陸路途徑。法國於是在1868年另派遣耶穌會士組成的一科學傳教團,希望從俄國前往東方。當時在俄羅斯,若無備有法令文件,禁止任何人繞境西伯利亞以前往中國。已抵達莫斯科的法國科考團只得派員再返回巴黎取得相關文件,路易十四在此情況下因此致信給彼得大帝和康熙帝。

在給彼得大帝的信中,路易十四請求俄羅斯能協助法國耶穌會士繼續其中國旅程。路易十四給康熙帝的信中寫道:
至高無上、偉大的王子,最親愛的朋友,願 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顯尊榮。獲知在陛下身邊與國度中有眾多飽學之士傾力投入歐洲科學,我們在多年前決定派送我們的子民,六位數學家,以為陛下帶來我們巴黎城內著名的皇家科學院中最新奇的科學和天文觀察新知;但海路之遙不僅分隔您我兩國,亦充滿意外與危險;因此為了能滿足陛下,我們計畫派送同樣是耶穌會士,即我們的數學家們,以及敘利伯爵,以最短與較不具危險的陸路途徑以便能率先抵達您身邊,做為我們崇敬與友誼之表徵,且待最忠誠見證者敘利返回之際能發表您一生非凡的作為。為此,願 神以美好的成果使您更顯尊榮。1688年8月7日寫於馬利,
  您最親愛之好友
  路易

然此派遣團最後無功而返,此書信也未能送達康熙手中。

image

 

 

 

抄寫得西洋堂內康熙三十一年碑文
禮部
康熙三十一年(1692)
14扣 縱38.5公分 橫23公分
故機048795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朝中央政府針對各省天主教徒活動向地方官員頒佈了一道寬容命令,正式准予天主教徒在中國自由傳教。這是天主教在華發展史上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重要事件,也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前清朝官方唯一承認天主教自由傳教的法定文件,在歐洲當時甚至譽之為「1692年的寬容敕令」(Edict of Toleration)。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寬容敕令頒佈的背後,卻與康熙中期浙江地區爆發一場嚴厲查禁天主教的活動密切相關。

法國李明神甫出版的《中國近事報導》中,對浙江地區禁教事件過程有著詳細的記錄。事件起因於自清初以來天主教徒在浙江地區活動日趨積極,進而引起當地士紳官員的疑慮。當時浙江巡撫張鵬翮謹奉程朱理學,敵視異端邪說。在官民反教情緒的鼓動下,巡撫遂發佈禁教命令。不僅將天主教視為邪教,下令驅逐當地西洋教士,甚至逮捕教民、拆毀教堂並銷燬教會書籍。當時負責統籌杭州教務的意大利傳教士殷鐸澤(Prospero Intocetta, 1625-1696)試圖與巡撫交涉失敗後,隨之請人送信在北京的法國傳教士張誠(Jean Francois Gerbeillon, 1654-1707)、葡萄牙傳教士徐日昇(Tomé Pereira, 1645-1708)、以及比利時耶穌會士安多(Antoine Thomas, 1644-1709)等人請求協助。

康熙三十年(1691)十二月十六日,徐日升與安多兩人即以欽天監職官身份,向康熙皇帝呈遞題本一份,內容敘述浙江禁教的無理行為、並憶述順治帝以來君主對西洋教士如湯若望、南懷仁的眷寵與優遇,進而強調教士盡心推動西學、協助朝廷解決中俄邊境糾紛的貢獻。據此希望朝廷能保護在華傳教士並准予傳教的自由。康熙帝對教士遭受的處境深表同情,深感來華傳教士協助朝廷治理兵器、修正曆法,參與外務交涉,既無為惡亂行,更與邪教不同。隨之諭令內閣大學士會同禮部官員必須妥議具奏。康熙三十一年二月初二日,由禮部尚書顧八代領銜覆奏,指出在華西洋教士查無違法行為,宜下令地方不應禁止傳教,各省教堂應照舊存留。最後獲得康熙帝批准並行令各省一體實施遵行。

上述禮部覆奏原件經已失傳,抄件現今保留在國立故宮博物院軍機處檔案中,提供了解康熙年間天主教在華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image

 

 

坤輿全圖
康熙十三年(1674)刊
南懷仁
縱171公分 橫52公分
平圖020786-020793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全圖為八條幅掛屏,卷軸裝,木刻墨印。每條幅長171公分,寛51公分,採球面投影法繪製。首、尾兩幅文字注記,其中二至四幅為東半球,主繪美洲大陸,注為「南北亞墨利加洲」(今南、北美洲)。第五至七幅為西半球,主繪歐亞大陸及非洲,注為「亞細亞洲」(今亞洲)、「歐邏巴洲」(今歐洲)、「利未亞洲」(今非洲),此外「墨瓦蠟尼加洲」(今南極洲)、「新阿蘭地亞洲」(今澳洲)亦繪入圖中。

地圖本身除五大洲外,圖面上空白處還刻注十四篇注記文字,內容大致是十六、七世紀西方天文地理的理論與概念,依次為「四元行之序並其形」、「地球南北兩極必對天上南北兩極不離天之中心」、「地圓」、「地體之圓」、「雨雲」、「或問潮汐之為」、「風」、「海之潮汐」、「氣行」、「海水之動」、「地震」、「人物」、「江河」、「山岳」。地名與注釋也是本圖極重要的組成部份,一般認為中國的地名多來自於利瑪竇、艾儒略的舊譯,美洲、澳洲、東印度群島所見則多是南懷仁增譯。至於注釋則來自艾儒略《職方外紀》或南懷仁參考十七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消息所撰。《坤輿全圖》是古代中文版世界地圖集大成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被認為是西學東漸的代表作。

image

中國近況人物
白晉(1656-1730)
1697年 巴黎
長37公分 寬26公分 厚4公分
Inv. RES-O2N-31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此書由路易十四派往中國之耶穌會士們中的一位所著,並題獻致路易十四年僅十五歲的長孫勃艮第公爵和其夫人。本書為銅版印刷,以全頁方式介紹滿洲帝國的上層階級,並隨附一篇讚揚中華行政制度的短文。以一種肯定的角度來描繪其政府與君王︰「此宮廷崇文尚禮,其位於亞洲幾乎同於我國宮廷於歐洲一般。」

本書為紅色摩洛哥皮革書皮,裝飾著皇家紋飾與國王皇冠形花押字,內容彙集大量圖版,每一印刷圖像,另外搭配另一個相同的上色圖像。這些版畫無疑是根據白晉神父從中國帶回的圖畫所製成,因其寫實風格在當時歐洲出版品中少見;然而書中的帝王卻身著明代服飾。

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會-模倣製作

在耶穌會士與西洋人士直接與間接的引介下,東西方兩大君主與臣民對於彼此各自擅長的學問與藝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進而進行學習、模仿與製作。

由於康熙皇帝的個人實際經驗,使他對於西學有著莫大的興趣,萬幾餘暇勠力學習西方天文、曆算、幾何、物理、醫學、解剖學等西學。因為皇帝的需要,來自西洋的傳教士或主動、或被動地一再從西歐帶來各種教學所需的工具、儀器與書籍。為了教與學的便利,並在皇帝的要求下,傳教士多將西方科學翻譯成滿文,以做為教材。為了推廣這些西學,康熙皇帝也曾要求將它們翻譯成漢文後刻版印刷。至於學習西學所需的科學儀器或工具,除了有傳教士直接攜帶來的,或路易十四的贈禮外,也有內廷造辦處匠役的精美仿製品。

除了科學儀器或數學工具,康熙皇帝也醉心於當時西方的玻璃工藝,展品中的康熙款透明玻璃水丞,器底琢刻篆書「康熙御製」款識;從器形看來,應是一件康熙朝內廷研製玻璃工藝初期,仿造歐洲墨水瓶而成的玻璃器皿。

當西方人士透過阿拉伯人看到中國精美瓷器,尤其是白地藍花的青花瓷器,便興起仿製之心。雖然初期還不能掌握燒製中國式硬瓷的配方,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的陶瓷匠役們仍設法在錫釉陶與軟瓷上模仿中國青花瓷器的裝飾風格,希望能生產出與中國一樣精美的青花瓷器。

image

 

 

 

清 銅鍍金十位元盤式手搖計算機
清宮造辦處 清宮舊藏
長56公分 寬12公分 4.8公分
故141817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種盤式手搖電腦是法國科學家巴斯加於1642年在巴黎首制成功的,後來由傳教士介紹給康熙皇帝的,受到康熙皇帝的喜愛。

這件手搖電腦是清宮依照巴斯加電腦的原理自製的。利用齒輪裝置可進行加減乘除運算。電腦表面有十個圓盤,表示十位數。每個圓盤分為上盤和下盤,即位盤表示十位數。上盤中央刻有拉丁拼音的數位名稱,周圍按逆時針方向刻著由1到9阿拉伯數字,1與9之間有一空格,在空格中安有上下移動的銅檔片。移動銅檔片,可以看到下盤內刻數的數碼。

下盤周圍也分為十格,裏外又分為三圈,其外圈佈十小孔,用撥針插入小圓孔,可以按順時針方向轉動下層圓盤。

在下盤的十個圓盤之下各安裝一個十齒的齒輪,下盤轉動,齒輪也隨之轉動。當上盤空格的讀數超過9時,如繼續轉盤,齒輪可帶動左邊的齒輪轉動一格,就使左邊的讀數增加1或減少1。明確地說,按順時針方向轉動下盤,讀其中圈的數碼,可體現進位,中圈的數碼用於加法及乘法,讀其內圈的數碼,可體現退位,適用於減法及除法。

故宮所藏的這台電腦,做工精緻,外觀華貴,操作簡單方便,是展現我國科學技術史上的珍貴文物。

image

 

 

 

清 康熙四十年 銅鍍金半圓地平日晷
清宮舊藏
晷盤長14.2公分 寬11.2公分
故141965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晷」古義是太陽的影子,日晷是利用日影測定時刻的計時器。清宮中的日晷從設計原理上可分為地平式和赤道式兩種。地平式是指晷針與晷盤之間的夾角度數等於測時當地的緯度,使用時晷盤面與當地水平面平行,再由晷針投在晷盤的日影求的時刻。這類日晷是由十七世紀傳教士從歐洲傳入中國後開始廣為制做。赤道式則要求晷盤與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針與地球的地軸方向一致,通過晷針投在晷面日影位置的變化來測定時間。赤道式日晷屬於中國傳統日晷。清代日晷已經採用了西法,即由傳統的「百刻制」改為西方的「九十六時刻制」。

明崇禎二年,徐光啟向朝廷上呈《修議曆法修正歲差書》,提出製造節氣時刻平面日晷三具的計畫,被朝廷所採納,這是西式日晷進入中國的開始。清代初期,傳教士借助改曆這一契機,向清廷展示西方流行的日晷計時器,最終使清代日晷在設計與製造上發生了根本的變革,西方的「九十六時刻制」逐漸取代了中國傳統的「百刻制」。最早向清廷傳播西式日晷製作的是傳教士湯若望,他不僅著有《日晷圖說》、《日晷圖法》和《夜晷圖說》等日晷理論書籍,還親手製作日晷進獻給皇帝。康熙皇帝也曾多次向造辦處降旨,要求製作日晷,這件「銅鍍金半圓地平日晷」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這件地平日晷的晷針比較特殊,是由一根連接邊框立柱與時刻盤小孔間的絲線構成。在邊框立柱下端設有游標,表兩端有可供照準的立耳。此日晷的時刻盤上鐫刻「康熙四十年夏日御製」九個字。這件儀器除了測時外,還具有測太陽高度的功能。使用時,由指南針先定南北,再視細線在時刻盤上的日影,即是所求的時刻。旋轉邊框上的游標,使之對準太陽,此時游標上端所指半圓弧上的刻度即是太陽的高度。

image

 

 

 

 

清 康熙 透明玻璃水丞
高7公分 口徑2.8公分 底徑6.5公分
故107165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水丞為有模吹制,之後再經琢磨加工而成。圓體,器身向上收斂成小口,向下外撇為垂腹。紐式蓋,平底,外底中心陰刻「康熙御製」雙豎行篆書款。腹部一周琢磨成八個等份的縱向的平面,每個平面上弧下尖,上窄下寬,讓器表產生了有轉折的棱面,從而使簡潔的造型精緻化。蓋面磨飾成連鎖的六角龜背紋,每一小的棱面與器身大的棱面都如同切割的寶石平面一般,整體形狀宛若西方的墨水瓶。

康熙時期的玻璃器傳世極少,大概有十件左右,而明確刻有款識的更是鳳毛麟角。就筆者目前所見僅有五件,分散收藏在北京故宮、香港1、英國和美國。其中兩件為玻璃胎畫琺瑯、三件為單色玻璃,可以說件件精良,彌足珍貴,而具篆書款識的是兩件單色玻璃器。該水丞為其中之一。

康熙三十五年造辦處玻璃廠成立,當時的技術來源既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國內的匠役主要來自山東博山和廣東,這兩處均是我國重要的玻璃產地。特別是山東博山,最遲在元代就已開始生產玻璃。國外的則是來自西方的傳教士和在俗的技師。就這樣東西玻璃技藝在清宮玻璃廠交融,由此開始了清宮玻璃器的製造,掀開了中國玻璃工藝的新篇章。根據記載,玻璃廠創建的關鍵人物是德國人紀理安。紀理安1691年出發來華,除了在宗教領域上宣教外,還在科學領域上,以自身所學從事中西文化交流,將西方科學技術傳入中國2,稱得上是東西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使者。清宮玻璃器中的異域風格,就是西洋玻璃技術的真實寫照。這件水丞的裝飾迥異于中國傳統的風格,器表完全是西方刻面寶石的裝飾,棱線筆直,棱角清晰,平面之間富有角度上的變化。由此推測它很有可能是由當時在玻璃廠內任職的西方傳教士或技師燒煉,並按照西法琢磨而成的;也有可能是由玉工按照西方技師的設計要求以砣玉的方法加工而成的,因此具有外來風格,在傳統玻璃器中別具一格。

該水丞玻璃質地十分純淨,是檔案中說的那種水晶玻璃,它無色透明,但玻璃表面析有雲霧狀的小白點,對透明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以手觸摸,有黏澀之感。在矽酸鹽工藝上,這種現象稱之為「泛堿微裂紋」,它與玻璃的配方和存在的環境有直接關係。這種現象在清宮早期玻璃器中有所反映,到乾隆時也偶有存在。即便如此,我們借助放大鏡,仍能窺看出它的晶瑩。

image

 

 

 

錫釉陶藍地中國庭園人物紋瓶(一對)
1670年
法國 納維爾
高48.5公分 徑21.7公分 高48.5公分 徑21.3公分
MNC22284、MNC22285
賽佛陶瓷博物館藏

這對產於1670年的錫釉陶瓶,充分顯示出納維爾工坊的匠心。歐洲匠役藉錫釉陶器模仿中國青花瓷器的紋飾,除了技巧上的模仿,也有創意和想像上的仿造。荷蘭Delft地區的匠役追求忠於原樣,納維爾地區的匠役則有所創發。在中國元代已見這類以鈷藍為地、紋飾反白呈現的青花瓷器;在法國,這種藍地反白紋飾的陶瓷器皿則是納維爾地區匠役獨運匠心的成就。

十七世紀,納維爾錫釉陶器的藍地白花風格有「納維爾藍」或「波斯藍」之稱。製作過程中,整個素胚浸在鈷藍釉料中,顏色深度從深藍到幾乎呈黑色。深色地中呈現微凸的白色紋飾,其趣味與中國藍地白花的青花瓷器並不盡相同。

交會的燦爛火花---創新製作

在傳教士與中西方人士直接或間接的積極推介下,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初,中法雙方經由直接模仿,進而各自發揮創意,在文化與藝術方面分別孕育出嶄新的風貌,呈現出東西雙方經由密切的交會後所迸發出的燦爛火花。

路易十四時代,法國的玻璃工藝以Bernard Perrot(1640-1709)所燒製者最負盛名,本次展覽中借自法國的七件玻璃器,或由其親手製作,或出於其工坊。這些玻璃器有吹製的,也有模製的,更有吹製加模製的,不一而足。

當時法國先進玻璃工藝吸引著康熙皇帝的目光,遂在造辦處建置玻璃廠,並且成功的燒製出單色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灑金玻璃、玻璃胎琺瑯彩等品類。當時燒製的成品不但供皇帝自己玩賞,也作為賞賜大臣的禮物,以示榮寵。此外,皇帝也曾將玻璃胎畫琺瑯器皿賞賜西洋人士,以展現內廷研製這項工藝的成就。

除了玻璃工藝,西歐的畫琺瑯工藝也曾深深吸引康熙皇帝的目光。此時除了開創出華麗的金屬胎畫琺瑯工藝外,匠役們也將琺瑯釉彩繪在瓷胎與宜興陶胎器表,成為後人稱頌的琺瑯彩陶瓷器。

千年來,中國瓷器的燒製馳譽國際,傳教士遠來中國傳教,也肩負介紹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有關中國人燒製與使用瓷器的情形當然也在報告聞見之列。歐洲陶工經由實物的觀察與模仿,加上傳教士的報告,對於中國的青花瓷器的紋飾,從模仿到創新;路易十四時期發展出的垂帷紋飾,精緻而華麗,甚具特色。

在繪畫藝術方面,經由傳教士的推廣與教導,當時滿漢畫家都曾創作出具西方透視法的畫作,甚至有油畫作品傳世,顯示出當時中西繪畫技法交會、融合的時代意義。

image

 

 

青花垂帷紋香具
約1700-1715年
法國 聖克婁工坊
軟質瓷 釉下彩
高21公分 徑16公分 口徑11公分
高19.1公分 直徑16.3公分 口徑10.5公分
Inv. 12625 & 12626 1906年購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藏

聖克婁工坊在展現出其製作品質後,便致力創新。這兩個香具即為最佳範例。在此,聖克婁未模仿中國瓷器,而是進行改造,特別採用工坊經常使用到的突起卵形圖飾。兩器物中其一為出現此類圖飾的首例,另一個則無,然畫師以珍珠飾帶來仿效卵形圖飾。

image

 

 

 

 

清 康熙 玻璃胎畫琺瑯藍地牡丹膽瓶
高12.6公分 口徑3.1公分 底徑3.8公分
故瓷17588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侈口,長頸,垂腹,底部看似外撇的圈足,卻係實足。全器以藍料為地,間飾彩繪纏枝牡丹花卉紋樣,口與足各留有一圈白邊,白邊上下又各加塗一圈金彩。底部無款,除因傳世隨附有乾隆朝為之配製的木匣,透過匣蓋上所刻「康熙年製玻璃胎畫琺瑯花卉藍地膽瓶一件」,而得知該件作品產燒於康熙時期。依據官書和傳教士書簡的敘述,也得知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宮造辦處下設有玻璃廠,產造的玻璃胎畫琺瑯不僅被康熙皇帝用以賞賜羅馬教皇特使,同時透過高士奇《蓬窗密記》記載,也瞭解康熙皇帝在清宮督造西洋工藝的產造,其背後亦深具「遠勝西洋」的政治意圖。

image

 

 

 

 

清 康熙 銅胎畫琺瑯花卉方盤
長17公分 寬15公分
故琺376/列-360-36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銅胎方型淺盤,器緣呈波浪狀,口沿、四角與底邊鍍金。盤內由四組綠色縱橫曲線分為二十五格,每格內繪折枝花,有連枝並蒂者,亦有兩種花卉或植物相搭配者,計有梅、蘭、荷花、芝蘭、水仙、海棠、牡丹、茶花、玉蘭、秋葵、石竹、芙蓉等十餘種。中心格內為正倒兩朵纏枝番蓮花。內壁四面環繞碧藍地轉枝花卉紋,與外壁之黃地花卉紋作不同方向之律動。口沿鑲邊處飾以白地褐紫色卷草紋。此盤之背面同樣以四組縱橫曲線分為二十五格,但圖形為左右正倒相疊之侈口鼓腹瓶形器。瓶身有盤螭紋、蕉葉紋、花葉紋、渦卷紋等裝飾紋樣。盤心有“康熙御製”四字雙行楷書款。每格內分別以白地與淺藍、淡黃、淺綠、淺紫、桃紅五種暈染色調繪飾於紋樣上作搭配,並有二處以點狀虛線為飾。深淺暈散的色彩與倒正交錯的弧形紋產生一種虛實相生,帶有重疊反影與多面稜鏡互映的視覺意象。

此件淺盤之造型,異於一般花口或多角形盤碟,弧狀起伏的邊緣線條使金屬胎質產生有如囊袋弛張的柔軟質感。琺瑯釉層勻整緻密,色彩配置豐富,盤心與背面紋飾略見工筆細繪,與淺勾輪廓暈染施色的差異,在康熙朝琺瑯製器中是設計特殊,製作精美的成品。

image

 

 

 

 

清 康熙 銅胎畫琺瑯玉堂富貴瓶
高13.4公分 口徑4.2公分
故琺384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銅胎玉壺春式瓶。鎏金侈口下方以黃地花卉圖案裝飾,頸飾一圈蕉葉紋。器腹白地繪折枝牡丹、臘梅、辛夷及湖石景致。器內施淺藍色釉。圈足有白地黑色轉枝花,底有白地「康熙御製」雙行雙方框隸書藍料款。

花卉描繪細膩生動,富於光影明暗變化,透露出受到西洋寫實畫風的影響;圈足的黑色轉枝花,亦是西洋式的邊飾。牡丹等花卉嬌嫩的粉紅色,應是以發展於歐洲、由廣東工匠新近傳入的氯化金紅所繪;而描寫湖石的釉上藍料,也是此際調配出的新顏色。此件銅胎畫琺瑯瓶有青花五彩瓷器之裝飾效果,但因為皆為釉上彩繪、火侯較易掌控,使得繪畫之精緻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為康熙朝、更是清代畫琺瑯佳作。

image

 

 

 

 

清 康熙 瓷胎畫琺瑯花卉盤
高2.6公分 口徑19.6x18.9公分 底徑11.5公分
故瓷8808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折沿盤,口作八瓣菱花形,弧形壁,平底,淺圈足。盤內淺劃暗花茶花紋。足內平底無釉,中心畫雙圈,內書「康熙御製」款。盤心以黃料為地,中心畫紅色番蓮花,間飾粉、藍、紫三色小花與花苞,內周壁畫紅、藍、粉、紫四色番蓮花,折沿以紅料彩繪卷枝紋。外周壁裝飾藍、紅、紫、黃四色番蓮花,外折沿以淡紫料彩彩繪串枝葉紋。

依據蔡和璧研究,盤子本身為永樂朝製品,磨掉足內底釉後所添加的康熙年款,反映出康熙朝使用清宮庫藏白瓷彩繪畫琺瑯的例證。此外,因裝飾紋樣多半運用雙鉤技法完成,故從清晰可辨的輪廓線中,也展現出類似於銅胎掐絲琺瑯以銅絲圈填紋樣的特色。

image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萬壽長春海棠式壺
高6.9公分 口徑6.5公分 足徑6.5公分 通蓋高9.3公分
故瓷16977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四瓣瓜棱形壺,曲把、短流,蓋作四瓣菱花形,捲唇邊,蓋面繪黃色秋葵與紫色雛菊,緣邊飾綠彩。壺身兩面彩繪粉色桃實與桃花,流與曲把周緣則裝飾黃、粉兩色月季花,壺身於紋飾之外,且加施一層透明釉,底以黃料勾描雙圈,內書「康熙御製」四字宋體款。

使用進口琺瑯料在宜興胎上彩繪紋樣,或可視為是康熙皇帝推廣瓷胎畫琺瑯所衍生而出的另一項創意。從道光十五年登錄完成的《琺瑯、玻璃、宜興、磁胎陳設檔》中,可以明顯地觀察出宜興胎畫琺瑯主要產造於康熙朝,且因桃實與月季花象徵「萬壽長春」,故能呼應檔案中對於當時所見關於「宜興胎畫琺瑯萬壽長春海棠式壺,壹件,蓋有缺」的記載。

image

 

 

清 班達里沙 人葠花
軸 紙本設色
縱136.1公分 橫74.2公分
康熙御題:熱河產人參,雖不及遼左,枝葉皆同,命畫者圖繪,因戲作七言截句記之;舊傳補氣為神草,近日庸醫悞地精,五葉五枝含洛數,何斟當用在權衡。鈐印三:中和、康熙、稽古右文。
故畫002507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班達里沙(活動於康熙、雍正年間),為滿洲或蒙古族人,擔任「畫畫護軍」,為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的弟子之一。據《造辦處活計檔》雍正元年(723)〈記事錄〉記載:「班達里沙、八十、孫威鳳、王玠、葛曙、永泰等六人,歸在郎石寧(世寧)處學畫。」雍正元年至十年之間〈畫作〉亦有多筆記錄顯示,栢唐阿班達里沙與其他宮廷畫畫人於圓明園合繪通景畫、年節畫。「栢唐阿」或「柏唐阿」,皆是滿文的音譯,為匠役的意思。〈人葠花〉是本院藏品中較為罕見之油畫作品,設色方式採平塗法,受光面保留白色,背光面塗成黑色,但仍有中間色調,與中國傳統設色技巧略有區別。清宮有以油彩作畫的記錄,但並不使用畫布,改以光滑堅韌,不易暈染的高麗紙為材質,以油彩落墨則成半滲化狀態。畫中花盆侈口折沿,深腹、上豐下斂,矮圈足。通體罩施粉色釉,口沿天藍、紫彩相間,外壁局部出現葡萄紫釉彩,或欲摹仿鈞釉瓷盆。花盆表面光影變化細膩,具有明暗層次和退暈變化,因年久畫面上泛起白色。安放盆栽束腰帶托泥朱漆花几,三彎腿弧線優美。構圖採透視法融入光學現象,光線被器物遮住而在几面及地面投下灰色陰影。

人參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具長柄,莖端掌狀複葉,先端漸尖,邊緣有細尖鋸齒,葉片暗綠或紫綠色。三年生開花結果,果實腎形,初為淡黃綠色,熟時鮮紅。畫家深入觀察植物自然生長生態,以俯視法處理葉片,使之平面依次伸展,而不是柔軟自然垂下,盆景內另繪雜卉。畫上方康熙泥金行楷書題云:清勁剛健,整齊劃一,屬早期仿唐人及趙孟頫書風。人參是名貴藥材,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功效東北長白山脈一帶,吉林、遼寧、黑龍江皆是著名人參產地。康熙四十七年(1708)法國耶穌會士杜德美(Pierre.Jartoux, 1668-1720)奉康熙皇帝之命,與法國籍傳教士雷孝思(Jean Baptiste Regis, 1663-1738)、白晉(Joachim Bouvet, 1656-1730)被派往遼東、北直隸一帶長城測量經緯點。杜德美在長白山接觸到人參並親自服用,對它的功效有直接體驗。康熙五十年(1711)將所見人參的形態、藥性、生長環境、分佈區域詳細記錄繪圖,寄往法國耶穌會和英國皇家學會,並刊載在《耶穌會士通信集》,引起歐洲科學家對人參功效的興趣。

日期 Dates:2011/10/03 ~ 2012/01/03
地點 Venue: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區

國立故宮博物院版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好文收藏與分享---

-------------------------------------------------------------------------------------------------------------------------------------------------------------------

今日整理電腦,突然發現了這份收藏的網頁文章, 雖然展期已過,不過看看這些內容,也覺得非常精彩。尤其是最近看了許多清宮劇 ,康熙、雍正 、乾隆、這些歷史人物彷彿重生般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豐富了日常生活,近來流行穿梭劇,如果這些人物真的看到這些電視劇會是莞爾一笑呢?還是氣得跳腳呢?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士的他學貸破百萬 求職難續留校研究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七十九年次的吳婷婷,大學畢業後投擲十幾份履歷,三個月後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從事線上學習的網頁設計,每天工作八小時,扣掉勞保,實領不到十八K,連二十二K都不如。她就算不吃不喝四年,讀大學四年爸媽花在她身上的百萬元教育投資也無法回收。想到這裡,她很心酸。媽媽廿五年前大學畢業的薪水都比她現在高,「大學生變不值錢了!」

家住高雄的婷婷,從北部一所私立大學畢業後,面臨二十二K的低薪時代,她不敢留在北部謀職,回高雄投遞了十幾份履歷,大多數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線上教學網頁設計工作,但老闆說試用三個月,時薪一○三元,有勞保,沒健保,她的健保依附在岡山一家螺絲工廠上班的媽媽那裡。

廿三歲的青春臉龐,在南台灣的豔陽下卻有些慘白,如同她的心情。「幸好我住在家裡,不必付房租,想省晚餐錢時,還可以回家吃晚餐」。

她的父親從事修理飲水機的工作,一輛賴以謀生的發財車,高齡廿年還在「老驥伏櫪」;媽媽幾乎不買新衣服、也不上美容院,雙親省吃儉用,就是不忍心女兒畢業就背負一身的學貸。

六十九年次的邱正平,花了七年時間拿到博士學位,卻發現博士學位對求職沒幫助,因為高學歷,大家就拿「放大鏡」來看。從大學一路念到博士,學貸破百萬元,經濟不景氣的過渡期,他先窩在學校當博士後研究,等景氣好轉看能不能往業界發展,也不排除到對岸謀出路。

專攻機械工程的邱正平,去年七月從國立大學機械所博士班畢業,他說,博士生滿街是,到大學謀教職,粥少僧多,他想都不敢想;但頂著博士光環,到業界謀職,人家會拿著放大鏡看你,除了大公司和外商還有可能聘用博士人才,中小企業根本求職無門。

從大一到博七,三十一歲的他已背負了一○三萬就學貸款,他估計,可能要到四十幾歲才還得清。他說,想先立業再成家,博士後研究不算正式工作,將來還是想往業界發展,如果台灣工作機會不好找,不排除到大陸發展。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管單位在哪…政府組織再造 29公婆怎整合    記者王彩鸝、陳雲上╱台北報導

學用落差已成了台灣人才發展的一大危機,多年來,大學設立系所,跟產業發展需求不夠「麻吉」,造成學非所用、學用落差。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認為,「政府沒用心,國家對於人才培育沒有規畫」是關鍵原因之一。而從今年全新的政府組織再造藍圖看來,過去的「八部、二會」膨脹成「十四部、八委員會、一行、一院、二總處及三個獨立機關」,共達二十九個機構,未來要互動整合、統籌運作,恐怕有更大考驗。

更遺憾的是,相較於國際間已將人力規劃視同國家戰略、由國家領袖主導之際,台灣的政府組織再造還是漠視人力規劃的重要性,相關業務只放在十四大部之後的「國家發展委員會」之下。

回顧近年政府的人力規劃工作,經建會曾是台灣人力規劃的主要單位,但隨著國家經濟轉型,經建會規劃功能減弱,部會首長鮮少出席委員會議,遑論經建會人力規劃處角色的「隱形化」,勞委會、國科會、教育部、經濟部、青輔會、主計處、中研院、工研院、經濟部等部會「分食」取代,但部會如多頭馬車,卻見不到國家整體人才戰略。

黃煌煇長期觀察台灣的人才政策也發現,經建會做產業人才需求評估,應交給教育部,教育部據此提供給各大學做系所調整,人才過剩的系所名額,挪給有潛力的系所。「遺憾的是,大學從沒有拿過這樣的資料,只有醫學系有控管,這是不對的」。

大學增設系所無法跟產業連結,前教育部政務次長、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無奈的說,每次系所調整時,教育部都曾徵詢相關部會提出需求意見,例如要調整醫學院人才,請衛生署提意見;增加光電人才,請經濟部提供意見;增加觀光人才請交通部提供意見,但只有衛生署明確提出需求,其他部會都沒意見。

跨部會協商的機制,不只經建會和教育部之間「不輪轉」,勞委會和教育部也缺乏密切合作。曾任勞委會職訓局局長的林聰明呼籲,一定要落實證照制度,才能有效縮短學用落差。但目前《職業訓練法》只規定與公共安全衛生有關職業才需證照,其他行業不需證照,造成教育、證照和就業沒有掛勾,當擁有證照比大學畢業證書有用時,學生老師才會重視,培養出的人更容易符合企業界需求。但是,政府跨部會的協商,又常常議而不決。

北科大榮譽教授張天津說,教育部、勞委會、經建會的會議,常都是派科長、秘書來開會,談到「沒有預算」就卡住了,造成學校教育無法應付社會快速變遷的需求。張天津建議,跨部會的協商,主計處和財政部也不能缺席。

--好文分享--【2013/02/25 聯合報】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研院示警:人才科技經濟 3個鏈結斷裂

記者陳雲上、李承宇╱台北報導

台灣海外人才資料庫已空、二○一五年台灣「人口紅利」沒了、勞動參與力不足,國安危機浮現,至今尚無對策。相較之下,大陸提前發動全球搶人才攻勢,早已設定「人才戰略決定國家前途」的宏觀格局,由國家主席主導人才政策。但台灣的人才戰略在哪?產業政策為何?到現在還是不清不楚。

「育才,是國家長遠大計,不能因金融危機或短視的價值觀改變或輕忽!」「國家領導人更應有完整的戰略眼光,培育好人才。」北京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薛其坤一語點破台灣近年來人才外流、人才短缺的問題癥結。他認為,只有政府、領導人重視人才,拿出具體有效的配套方案,社會氣氛不受庸俗價值觀來評斷教育本質,拔尖人才留在自然科學中探索研究,才能帶動重大技術革命、提升國家的長遠競爭。

中研院提出「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也點出台灣人才問題,是「人才、科技與經濟三個層面鏈結斷裂」。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指出,人才面,教育部是核心;科技研發,國科會是關鍵;產業經濟,是經濟部的權責,三方要有共識。他明白指出,現在這三方的橫向聯繫不足,是因為「各部會都在求表現」,然而,產業要創新、人才培育要上軌道,不是單獨一個部會可以解決的問題,各部會應整合,而非彼此競爭資源。

中研院院士曾志朗曾任教育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他感嘆台灣的人才培育政策多頭馬車,更直指:「對於人才問題,各部會都太本位主義」,認為政府應有整合性的人才策略思考,建構解決問題的平台,至少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邀集教育部、國科會、經建會、經濟部、中研院等與人才培育相關的單位進行整體策略規畫,「不要再一直重複開會找問題、加政策,而要務實去解決。」

相較之下,大陸的人才戰略專家指出,大陸為撰寫「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二○一○—二○二○」,邀請廿八位頂尖專家,花了二、三年全面檢視各國作法制度,規劃綱要最後送至政治局常委會,所有重大決策都經「專家論政」,歷經數百場以上的論政討論,擬出向全球攬才、及整個國家人才戰略綱要。

反觀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素彎指出,馬總統五年前上任提出「黃金十年」,學界就曾建議盡速擬出「台灣長期的國家教育、人力競爭與外勞政策」,從人才培育、就業體系、人才延攬、人口政策、移民政策,以至兩岸人力運用進行總體檢,並將組織位階「直屬於總統府之下」。但從近來政府組織再造中,完全看不到政府的「覺醒」,仍一貫地漠視國家最重要的「樹人工程」,令人失望。

 

---好文分享----【2013/02/25 聯合報】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才大戰 產學落差不見舵手--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去年年初,經濟學人年會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當天中國大陸四十多所大學負責人前往現場「搶人才」。雖然全球深陷經濟風暴、失業率創高,但各國「搶人才大戰」卻如火如荼進行,鄰近的新加坡、韓國、香港,甚至以色列都將人才視為國家經濟轉型發展的唯一機會,全球實已進入激烈的「搶人才大戰」。

台灣「溺水式經濟環境」

但在台灣,國家的人才戰略還是茫霧萬里。同一年,聯合報系舉辦的「台灣產業的機遇與挑戰」高峰會上,企業大老為學用落差、人才培育困境憂心忡忡。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痛陳,國內教育脫離產業需求,電機系畢業生不懂馬達,新進員工搞不懂一百一十伏特與二百廿伏特差別,「一插上去就燒壞機器」。工總理事長許勝雄直言,台灣正面臨「溺水式經濟環境」,大學畢業生薪資十多年來沒成長,反下滑超過百分之三,主因就是產學銜接不良。

進職場 所學派不上用場

原來,多年來,太多年輕人在校學的東西,進了職場竟用不上;更多技職體系的學生,為了拚升學而放棄學技術、更不懂實作。學以致用,已成幻影;產學落差,反而成了台灣人才發展的最大夢魘。

挖人才 挖到台灣的牆腳

馬英九總統也曾坦言:「台灣已成陸、港、星、韓等競爭對手的人才庫,不斷來台挖角,對台灣的長期發展非常不利」。中研院、經建會、國科會雖提出人才危機的各種對策或方案,從開放世界百大的大學畢業生來台工作限制、廢除「反肥貓條款」、放寬重點產業的外勞比率等;但民間、立院有不同立場和考量,政府部會也不同調。而人才培育更成產業界的「最痛」,教育制度下出來的年輕人進了企業不堪用,而年輕人進了企業,才發現學校教的東西用不上。

數字顯示,台灣的海外人才資料庫已空、二○一○年留美學生只剩兩萬四千八百人,創十年新低。年輕、高學歷者的失業率降不下來,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達百分之十二點六六,大學以上程度失業率也有百分之四點五八。

產學失衡造成許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薪資水準多年原地不動,另一方面本土人才不斷流失、海外高階人才卻進不來,人才困境已成我們最大危機。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指出,「人才戰略」決定「國家戰略」,美國成為全球科技、金融大國,關鍵就是「廣納全球人才」,造就美國不斷創新的最大成就。

而鄰近大陸近年推出「千人計畫」、「萬人計畫」向全球菁英招手,新加坡推出技術移民,提供稅負減免,打造「人才、產業配套、市場開發」三部曲;韓國更為了面板技術大舉向日挖角。但反觀台灣,還看不到整體人才戰略,企業更是意興闌珊。

話重點

許勝雄(工總理事長)

大學畢業生薪資十多年來沒有成長,台灣正面臨「溺水式的經濟環境」。

翁啟惠(中研院院長)

教育部、國科會、經濟部三方橫向聯繫不足,人才問題不是單一部會可以解決。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焦桐】2013.02.24 02:57 am

就像卓別林的喜劇藝術,觀眾看電影總是從頭笑到尾,歡笑過後,又難掩淡淡的憂傷。我愛吃鳳梨,煮這湯習慣漬鳳梨、鮮鳳梨並用,有效豐富層次感……

clip_image001圖/潘昀珈
鳳梨苦瓜雞

大一那年僥倖獲得時報文學獎,那筆飛來的橫財相當於我三十三個月的生活費。所有朋友忽然都出現了,我們每天到紗帽山的土雞城吃飯痛飲,好像《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第二幕的台詞:「我們白天睡得天昏地暗,夜晚喝得天旋地轉。」(We did sleep day out of countenance, and made the night light with drinking.)不到一個月我發現,那筆獎金已用罄。

之後三年我幾乎天天在山腰間行走,踏在鋪滿小徑的落葉上,呼吸山嵐霧氣,和濃厚的硫磺味。阮囊羞澀,自然沒有能力再享受鳳梨苦瓜雞、痛飲啤酒了,我獨居山谷讀書,偶爾買一瓶便宜的紅露酒喝。

可能是多風多雨,陽明山火山群顯得非常清潔,風雨散去時,這些峰巒就透露一種靈氣,心事似乎被滌洗乾淨,或被洗得清楚,山嵐從溪底溫柔升起,白雲流連在山頭或山腰間徘徊不去。

從中國文化大學觀看紗帽山是最佳角度,我常常坐在教室裡望著嵐霧和滿山的杜鵑發呆。紗帽山又叫屁股山,圓錐狀山巒,山頂兩端性感隆起,中間凹陷,像古代的烏紗帽,也像圓圓胖胖的屁股。校園中抬頭便能望見紗帽山,它總在雲霧縹緲間,彷彿白雲擦屁股。

陽明山火山群溫泉種類多,包括白磺泉、青磺泉、鐵泉、冷泉;餐廳亦相當密集,形成獨特的飲食風景線,如紗帽山一帶的土雞城,大抵每一家都供應有鳳梨苦瓜雞,我大學畢業後仍偶爾帶家人和朋友上山,最常去湖底路的溫泉餐廳如「櫻花」、「六窟」,和行義路「椰林」、「櫻崗」、「天祥」,回味溫泉記憶。

鳳梨苦瓜雞的豆醬鳳梨用青果醃製:以粗鹽、麴豆、糖、甘草、米酒醃製。美味藏在細節中,麴豆須先用米酒或鹽水清洗過,以免發霉。麴豆品質直接影響漬鳳梨成敗,用劣質漬鳳梨和苦瓜同煮,宛如缺乏愛情的婚姻,充滿怨懟之氣。

此乃台灣土雞城的標準湯品,漬鳳梨、苦瓜燉煮汆燙洗淨的雞肉,苦瓜久經漬鳳梨湯溫存,苦味輕淡,取而代之的是甘味,並釋放自身的蔬鮮。苦中帶甘,甘中藏酸,酸中蘊果鮮,又有蔭醬的陳香;若再加上丁香魚乾入鍋同煮,形同山珍邀請海味,苦酸甜鹹諸味交響,最像人生的滋味。

就像卓別林的喜劇藝術,觀眾看電影總是從頭笑到尾,歡笑過後,又難掩淡淡的憂傷。我愛吃鳳梨,煮這湯習慣漬鳳梨、鮮鳳梨並用,有效豐富層次感。這湯品最適宜和老朋友共享,裡面有一種溫潤,諸味平衡。

苦瓜宜用白玉苦瓜,取其苦味較淡。竹北「老范」的鳳梨苦瓜雞使用山苦瓜,山苦瓜的苦味較明顯,相對需用較多漬鳳梨來修飾。漬鳳梨和苦瓜互相發明,缺一不可。龍泉街「龍涎居」的鳳梨苦瓜雞不見鳳梨,只有苦瓜陪伴雞肉片,那湯像單親家庭,有一種悽苦落寞之味。可惜了,它離我書房最近。

關廟盛產鳳梨,因而衍生了相關菜肴,附近風景名勝的土雞城不乏美味的鳳梨苦瓜雞,最出名的是「阿輝土雞城」,經營者黃欽輝兄弟熬煮豬大骨作為湯底,加入文蛤、苦瓜、調味料,和自製的蔭醬鳳梨煮土雞肉,上桌以小火續煮,邊吃邊煮。我初入伍服兵役時在附近,新生訓練那三個月完全不知鳳梨味,如今回想,難怪當兵時會產生一種英雄末路的蒼涼感。

花蓮也盛產鳳梨,瑞穗鄉「富興客棧」就以鳳梨作主題菜肴,客棧在花東公路,一邊是巍峨拔高的中央山脈,一邊是忽然展開的太平洋,在風景壯闊中吃鳳梨苦瓜雞,宜有親愛的人相伴。

鳳梨苦瓜雞總是越煮越有味,此湯品可當火鍋享用,架在爐上邊吃邊煮,大家圍爐,吃飯飲酒喝湯,很快就讓所有人暖洋洋。尤其冬日裡吃,跟老酒、老朋友一樣動人。人生往往比苦瓜更苦,更苦,有時靠一罈窖藏老酒來矯正苦味,和親人、老朋友相聚亦能化解苦楚,再艱困的環境也要珍惜共飲同食的機會。

二十年前曾邀請柯靈夫婦、汪曾祺、劉心武、李銳來台訪問,有一天就帶他們上山泡溫泉,喝茶,吃鳳梨苦瓜雞。山路上散發著硫磺味,和草木氣息,鳥鳴蟲叫得很放肆,我和劉心武、李銳在溫泉池中坦誠相見,溫泉汨汨,面對好山好水,我們都沉默了,有一種震耳欲聾的寂靜。

那些雲霧山嵐和硫磺氣味,那鍋熱騰騰的鳳梨苦瓜雞湯,能重振精神,撫慰心靈,像山林的呼喚。

棺材板

四十年後,我重訪「沙卡里巴」商場。它已搬遷到中正路,商場被新南國小新建工程圍住,店家招牌努力地高豎,一副奮力突圍的表情。商場裡面有點昏暗,曩昔的繁華已杳,似乎只剩下榮盛米糕、老牌炒鱔魚、阿財點心、赤崁點心店固守著我的記憶。

我點了一客棺材板,切開,裡面的稠湯流下,整個酥炸土司泡在湯中。滋味依舊在,只是,彷彿多了一點滄桑孤獨的況味。相傳棺材板即創始於赤崁點心店,乃店東許六一先生突發奇想製出的西式點心,原名「雞肝板」,用土司麵包炸成金黃色,挖空成酥盒;裡面的配料包括雞肝、雞肉、墨魚、豌豆、胡蘿蔔,煮熟後以牛奶勾縴。味道跟台南大部分食物一樣,偏甜。此店創立於1942年,可見棺材板之問世應在40年代。

在貧困的年代,雞肝一類的內臟是昂貴的食材,現在已漸少使用,第二代掌門人許宗哲先生,為了迎合現代人的養生飲膳觀念,捨棄棺材板的雞肝內餡,易為海鮮蔬菜。

沙卡里巴是「盛り場」的台式日語,繁華街道的意思,當時是隨著花街柳巷而興起的。日據時代,現在西門圓環一帶是台南最熱鬧的夜市,聚集了戲院,酒家,算命的,賣草藥的,變戲法的,和各式各樣的小吃攤。光復後易名康樂市場,不過人們仍習慣沿用舊名。盛り場,中間有「り」明顯表示要訓讀,這詞彙出現於江戶時期(17世紀左右),如今叫喚它,竟覺得濃濃的懷舊味。

老夜市屢遭祝融,前後一共燒了五次,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90年,從海安路一直燒到友愛街,許多老鋪毀於一旦。店面燒光了,手藝流傳到別的地方繼續營業,如炒鱔魚、米糕、鼎邊銼、棺材板等等。

據店主許六一追溯,台灣大學考古隊來吃雞肝板,其中一位教授說:這東西的形狀很像我們正在挖掘的石板棺。店主聞言覺得有一種聳動視聽的挑戰性和好奇心,遂而易名。另有一說是成大附屬工業學校的教授。可見我們的社會一直非常尊重教授;市井小民一向比教授謙遜,覺得他們書讀得多,見聞廣博。

當時夜市裡有四十家在賣棺材板,唐魯孫追憶:「亞航有位美籍工程師史密師,是夜市小吃攤的常客,他發現有一個賣棺材板的攤子,當爐的少女長得秀麗爽朗,她做的棺材板,是咖哩牛肉餡,炸得酥而不膩,頗合那位洋朋友的胃口,於是成了天天座上客,也問出了小姑娘叫蔡阿綢,洋朋友有一年吃了一百七十多次紀錄,追了一年多,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洋人真幸運,吃美食又能看美女,不過一年才吃一百多次,太少了,太少了。

我還是窮高中生時就很愛吃,曾專程搭火車去台南,直接就到沙卡里巴吃棺材板,好像當時是長立方形,蓋上一片炸土司,形狀更似棺材。然則這名字總是令人不安,有些店家為求吉利,遂易名為「官財板」,如花蓮自強夜市「蔣記」、「法式」,花蓮的官財板另起爐灶,強調在地創意,土司先沾蛋液再油炸;餡料融合烤肉、熱炒概念,捨棄傳統的濃稠高湯,內餡較乾爽,性質接近漢堡;也不提供刀叉,僅用紙袋裝著,可邊走邊吃。以上兩家皆贈送飲料,口味甚夥,諸如宮保雞丁、三杯雞肉、鳳梨蝦球,以及沙茶、沙嗲、蔥爆、糖醋、蜜汁、泡菜等等各種口味的肉品。

棺材板可謂台灣飲食國際化的先聲,無論是作為容器的土司、濃湯形式,或刀叉器具,都屬西方元素,雞肝又令人聯想法國的鵝肝,不料加在一起卻變得台味十足。其實,這種濃湯並不適合使用刀叉來吃。

那是一種想像的西式點心,想像西方人的主食是麵包,想像他們在餐桌前例用刀叉,想像西餐都喝濃湯,於是產生了雞肝板。反正雞肝、鵝肝差不多啦,學習西方是一種必要,日本也是明治維新時全面仿效西方,才逐漸壯大的啊。

近代華人遭受幾百年的屈辱,進步,文明,已成為集體渴望。棺材板留下西餐東漸的脈絡,西方飲食文化衝擊的痕跡,烙印著求新求變的精神。如今是一種逐漸式微的小吃,性格又憨又拙。

魚丸湯

章景明教授退休後允諾回校兼課,一天中午相遇,他說走,去大稻埕吃魚丸。「佳興魚丸店」巷子口矗立的「第一大樓」,乃日據時代「第一劇場」原址,係稻江茶葉大亨陳天來、莊輝玉等人籌建,裡面有1632個座位,內附設咖啡廳、舞廳、撞球間,是當時台北最豪華的戲院之一。

佳興的主力商品是福州魚丸。福州魚丸多膨鬆而包有肉餡,口感軟綿細緻有彈性。福州丸美味關鍵在於肉餡:用豬前腿肉,拌油蔥、醬油,味道調得很香,咬一口,肉汁和油流淌出來。魚丸的外皮用鯊魚肉打成魚漿,現場製作,現包現賣;湯味濃郁,湯頭顯然是熬煮大骨而成。可惜別的東西很一般,像我吃的一碗乾麵,麵條用的是油麵,端上來時,碗沿有一匙因撒太快而未拌入麵裡的味精,閃著潔白晶亮的恐怖感。

福州魚丸主要特色是包著肉餡,咬開來,極易被裡面又油又香的肉汁燙傷舌頭。魚漿表皮雖然已冷卻,內餡仍滾燙著。這種性格很悶,明明還熱情如火,偏偏要武裝自己,一副不在乎的表情。

魚丸的材料各地不同,如澎湖多狗母魚,台南用虱目魚,高雄選旗魚,花東常見鬼頭刀魚。要之,須用活魚製作,選肉厚而刺少者,梁實秋追憶他母親做魚丸:「剖魚為兩片,先取一片釘其頭部於木墩之上,用刀徐徐斜著刃刮其肉,肉乃成泥狀,不時的從刀刃上抹下來置碗中。兩片都刮完,差不多有一碗魚肉泥。加少許鹽,少許水,擠薑汁於其中,用幾根竹筷打,打得越久越好,打成糊狀。不需要加蛋白,魚不活才加蛋白。下一步驟是煮一鍋開水,移鍋止沸,急速用羹匙舀魚泥,用手一抹,入水成丸,丸不會成圓球形,因為無法搓得圓。連成數丸,移鍋使沸,俟魚丸變色即是八九分熟,撈出置碗內。再繼續製作。手法要快,沸水要控制得宜,否則魚泥入水渙散不可收拾之虞」。這大抵是長久以來製魚丸之法,然則今人多用剁法處理魚肉,鮮見梁母的刮法。

台灣人製魚丸習慣加地瓜粉,求其口感結實,製作方式像福建的深瀘魚丸。不過深瀘魚丸除了圓形,另有條有片有塊,常用芹菜青蒜炒作;台灣魚丸則呈球形,多用來煮湯。冬日我煮酸白菜火鍋,例向南機場社區邱氏夫妻的虱目魚攤訂購魚丸,他們用新鮮虱目魚製作的魚丸嫩如豆腐,只能暫時冷藏,不能冷凍;一經冷凍,口感差矣,因此必須當天吃完。

虱目魚丸以學甲聞名,專門供應魚丸給餐館、小吃店的「廣益虱目魚丸」,店東每天凌晨三點半即起,取出冷凍庫的新鮮虱目魚肉,用削魚機削成薄片,再經魚絞機製成魚劑,添加鹽、糖、地瓜粉、蒜頭、味素、白肉角,在石臼內攪拌均勻,最後倒入成丸機製成魚丸。

台南堪稱朝食天堂,最適合我這種早睡早起的老頭居住。好丸多集中在台南,諸如「天從伯魚丸湯」、「永記虱目魚丸」、「阿川虱目魚丸」、「古早味魚丸湯」、「天公廟魚丸湯」。清晨即起,趿著拖鞋到鄰近的小吃攤。老闆,給我一碗肉燥飯加滷蛋,一碗綜合魚丸湯,再切一盤熟肉,一盤油豆腐和燙青菜。天公廟邊那家小店,沒有招牌,只賣魚丸湯,別無其他主食或小菜,其「綜合魚丸湯」含各式魚丸,另加虱目魚皮、魚肚、冬粉、生腸,湯頭用大骨、魚肉煉製,所有丸子都是店家手工自製,機器難臻此味。台南幾家出名的虱目魚丸湯系出同源,加上幾十年來互相影響,激盪出豐美的綜合魚丸湯,這是台南人的尋常早餐,有時習慣在湯內加油條。

有美好的虱目魚丸,才有美好的早晨。我忙得無暇出門吃飯時往往煮一包泡麵,加幾粒虱目魚丸和一顆雞蛋、時蔬;魚丸予泡麵一種豐富感,飽足感。

魚丸表現魚肉所無的彈性,爽口,兼具魚的鮮美,和肉的醇厚,既脆且軟。

高雄代天宮前的「哈瑪星黑旗魚丸大王」亦我所愛,其綜合丸內包含清丸、蝦丸和肉丸,吃罷魚丸湯,不妨順便嘗對面的「哈瑪星汕頭麵」,再閒逛附近的武德殿、英國領事館、打狗鐵道故事館,街上猶有一些老洋樓,訴說著故事。

這一帶是我出生的地方,磁場般,路過時總是吸引我駐足。哈瑪星原本是海域,1908年,日本殖民政府用疏濬高雄港航道的淤泥,填築岸邊碼頭與新市街,並興建了濱線(はません)鐵路,當地居民喚Ha-ma-seng,「哈瑪星」新生地。

我曾經帶家人吃魚丸湯,到渡船頭全家人共享一碗「海之冰」,再搭渡輪到旗津,那是么女雙雙生平第一次搭船,漁船,郵輪,軍艦,貨輪,海風陣陣吹著她綻放的笑顏。女兒生活中露出的笑顏有一種力量,總能柔化我僵硬的心神。

---好文分享---【2013/02/24 聯合報】@ http://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作家阿乙、龔萬輝 看華文創作   不止一海之隔,華文文學在不同的歷史和環境發展出各不一樣的風貌,那才是最可貴的……

image

image

龔萬輝(吉隆坡)
1976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曾就讀於吉隆坡美術學院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目前從事文字和繪畫創作。曾獲台灣聯合報文學獎散文首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小說首獎及散文首獎、海鷗文學獎等。著有小說集《隔壁的房間》、散文集《清晨校車》和畫冊《比寂寞更輕》及最新作品《卵生年代》。
聯合報提供

阿乙(北京)
本名艾國柱,江西九江瑞昌人,生於1976年,警校畢業,從警五年,後輾轉至鄭州、上海、廣州、北京,從事體育編輯、文學編輯等工作。先後出版短篇集《灰故事》、《鳥看見我了》、《十個故事》,小說《下面,我該幹些什麼》、《模範青年》,隨筆集《寡人》。甫於台灣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模範青年》。
聯合報提供

寫作的開始,就是寫自己

阿乙:我是30歲以後才開始認真寫作的。此前我做過員警、體育新聞編輯。我寫作的慾望來自於自己需要訴說。我對一個女子大概有八年的單戀,然後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有過幾次遷移,都是在小地方遷移。有很多時候我認為我是被棄的一個人。上帝不要。我對自己很不滿意。覺得世界和自己充滿隔閡。雖然後來我自己跑出家鄉(一個縣城),在外邊漂泊流浪,但我還是感覺到這種格格不入。我就想寫出來。中國作家殘雪說:因為寫作,她三十歲以前的生命才獲得意義。我很認同這句話,如果不寫作,那麼這以前的經歷就是一張廢紙,等死之時,整個人就像一件垃圾被清理走。正是寫作讓我過去認為是浪費的生命獲得一種被認可的價值,我可以寫我自己。

我最開始就是在寫自己。但是這幾年野心大起來,想去完成長篇小說、經典小說。野心沒有錯,但最近我會想到,我是不是離自己已遠了,而離別人的需求近了?

因此我決定寫完這個長篇(它叫《泥與血》,是我唯一的長篇)之後,不再寫任何長篇。我不想將寫作弄成遠征,不想再去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寫長篇需要體魄、耐力還有男人的雄心、志氣,我都缺乏。因此我在那個領域會失敗。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覺得耗費了生命。我想和Kafka一樣,永遠寫自己和世界的障礙。讓寫作回歸到自我身上。將自我視為一個噴發的火山。

龔萬輝:我也有少小離家的經驗。我十八歲離開家鄉到吉隆坡念美術,沒想過從此會變成一個永遠的異鄉人。「異鄉」是廣義的,包括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以及回不去的時間差距。我大概可以體會你所說的,一種和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覺,在三十歲以前,這種感覺尤其強烈。我先後在台北和吉隆坡生活過,因為語言、身分和自我的局限,從來沒有真正地融入一座城市;而我的家鄉已經發展成我所陌生的樣貌,故鄉已是他鄉。於是創作對我來說,或許是一種召喚,倒帶時光,消失的場景可以重新建構,死去的人復活回來。

幾年前我的父母相繼過世,我無可迴避地在小說裡滲入父親母親的形象,那已經不僅只是懷念,而是藉由虛構之必要,得以讓我補綴十多歲離家就斷裂、錯失的時光。如果失去創作的能力,我想我會變成無語之人,一個殘缺的人。我以前多寫少年和童年,如今才開始思考自己和這座城市之間的關連,許多有待挖掘的題材,各種不公義,各種沉默鈍痛的傷害和擠壓。從一開始對現實的抗拒、迴避,到思索如何去直面現實,這是我小說創作的一些轉變。

我比較少寫到熱帶雨林、南洋移民乃至於血淚歷史的題材,其實並不是有意地和馬華文學傳統風格切割,而是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和背景(移民第三代,8、90年代在城鎮長大、面對現實主義的式微、電腦網路世代……),以及經驗之匱乏,變成我所關注的議題和我的馬華文學前輩們有所不同。我想任何的題材都是在豐富文學的多樣性,雖然我不可能背棄土地的基因,但我也不想趨附之上,成為自我的框限。

我在寫〈遠方的巨塔〉的時候,我父親剛過世。小說裡的父親是重新被創造出來的父親。藉由想像的虛構(也唯有虛構),十五歲的我得以和父親一起在陌生城市裡漫遊,一起定格在明晃的場景裡。所有被創造的人物和世界,其實都是帶著創作者的情感的。

問題是作者還在不在

龔萬輝:說到創作情感,我對大陸的情感其實很微妙。我沒真正到過中國大陸,那是我爺爺背離的故鄉,我父親想像中的原鄉,然而我這一代已經不自認「華僑」身分了,但我的文化根源又確確實實傳承自那裡。現在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度,但都一樣用華文創作,又同時在台灣出版小說,這樣的cross-over其實很有趣,可否談一談彼此創作和出版環境的狀況?

阿乙:大陸的出版很多。大陸在引進外國小說時會非常積極,種類太多,對一些小語種作品也有兼顧。這可能是人口多的地方的優勢。因為人多,預見的市場就會有,一些東西就會被引進來。我自己在出版界做,也看到很多原創作品被推出。但是大家都會面臨一個困境,就是值得推出來的作者越來越少。可能需要一定時間來等待。我自己的出版很順利,我在三十二歲完成第一個短篇集的出版,現在已經出版五、六本。我覺得我能很快出版這麼多書,跟缺乏作家的環境有關。我只是一個努力的作者,因此也被他們推出來了。我覺得小說的市場永遠存在,文學的市場永遠都在,問題是作者還在不在。那個作者在,就不用擔心市場。好的故事一定會創造出類似於火箭升天的效果,問題是要寫出那樣好的故事。

馬華文學都是來自民間

龔萬輝:相對於大陸,甚至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的華文文學一直都處在中文世界的邊陲地帶。在馬來西亞,馬華文學不納入國家文學,華文文學的推動被排除在政治體制之外,也因此馬華文學全都是來自民間的。華文文學書籍在印刷數量、品種、市場、作家養成等等都沒辦法和大陸港台相比。整個出版制度不甚健全,創作者也生存不易,長遠如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是相當悲觀的。我想馬華作家面對的問題和阿乙所指出的困境恰好是相反的。馬來西亞的閱讀人口太小太窄,作家沒辦法依賴作品的版稅過活;但也因為環境險峻,經過時間汰留下來的作家和作品都是拔尖的。我們有最好的作家如黎紫書,卻沒有與之相應的市場。我最重要的三本書都在台灣出版,不僅止是直面馬來西亞以外的讀者,對我而言,也是一種直接的考驗。

我們各自在不同的環境成長,有艱難的困境,卻也有獨特的經驗。我和你同年出生,我其實對同代的大陸和台灣作者都很好奇,在同樣的時間裡,我們是接受了怎樣的影響和文學養成?

台灣似乎更得漢語真傳

阿乙:我喜歡的華文作家有北島、余華、蘇童、張棗(詩人)、施茂盛(詩人)、徐蕪城(詩人)。我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的文字裡有無盡的詩意。台灣的有黃崇凱、駱以軍,聽說過甘耀明。我對台灣文學、香港文學的了解非常有限,有時候想,一海之隔,可能文字的各自發展早已不同。但我想,正因為如此,才有充分交流的必要。文學有一個共同的太陽,是敘事,是哥倫比亞人、埃及人、美國人和中國人共有的。

龔萬輝:我少年時多讀台灣和香港的作品,從黃春明、白先勇、張大春到西西、也斯……後來則是東洋西洋的中譯作品。我想我的文學養成應該比較接近台灣創作者,因為之後在台灣留學,加上網路接軌,許多資訊本來就直接來自於台灣。大學時讀了許多駱以軍和袁哲生的作品,後來也讀香港董啟章的小說,喜歡的大陸作家包括史鐵生、汪曾祺等等。我也讀同代作家的作品,發現各自的精采,不止一海之隔,華文文學在不同的歷史和環境發展出各不一樣的風貌,那才是最可貴的。

阿乙:記得我第一次見駱以軍先生的作品時就驚為天人,因為用詞、行文都和大陸這邊很不同,更顯雅致。似乎更得漢語真傳。漢語在進步,他們也在進步。

漢語在大陸可能已是一種奇怪的物種。無論港澳台馬來西亞新加坡,存在漢語的地方都應該推進了白話文,但是沒有一種白話文像大陸這樣,是以對古漢語的斬斷為代價的。以我個人為例,我對古漢語的了解非常少,有時還不懂。我所採用的文字(就是我眼下用的字),它的腔調夾雜著日本過來的詞彙,還有就是公文。公文公文公文,又是革命又是號召又是鼓動,漢語本應該是秀才的語言,變得越來越斯文掃地。我覺得文革使漢語發生了變異(類似於物種的變異),新生的大陸人所使用的正是這一套口水化、簡白化、粗糙化的語言工具。

文學界的前輩,北島,還有一些詩人,都會努力去重建漢語。都會去探索白話文的前景。

龔萬輝:同樣是漢語,在馬來西亞也發展出一種奇特的面貌。這裡的華人民間口語其實十分混雜,有機會你過來,聽一聽街巷路人的絮語,即使一句日常的華語,也可能摻雜了閩南、廣東、英語和馬來語的字眼。這樣的說話方式在這裡是自然而然、理所當然的。因此有的創作者認為混雜的語言其實才是馬華獨有的風格,如溫祥英的小說,寫市井,用上本地的雜語,十分生動;當然也必然會有其他創作者,如李永平,反而極力去回溯、去追尋一種純粹無雜質的中文語言烏托邦。這幾乎是語言文字發展出來的兩個極端。對於我本身,生活說話的方式並不直接印證在小說的書寫上面(也許駱以軍真人說話的時候也不會拉出一大串繁複堆疊的形容詞吧)。大陸許多的創作者可以寫出巨量文字,一部接一部的長篇,或許就是因為口語的敘述,讓情節毫不滯礙,上萬字也可以流暢而讀。對照馬華的混雜,台灣的雅致,其實也沒有何者不夠精練或正統的問題,不過都是敘述的方法罷了。

身處的年代 對創作的影響

龔萬輝:我想請問阿乙,你提到青年時期的遷移流浪,而我也是個異鄉之人;你曾經是一名警察,我也當過十年的上班族,我們這些經歷或許有彼此相近的部分。我常常覺得我們這一代是經驗匱乏之一代,內向的世代。你的前輩們或許經過文革,我的前輩們經過殖民時代、馬共抗爭,我們可能共同擁有的記憶是六四事件,但我們那年才十三歲,這些大時代大題材都離我們太過遙遠了,作為創作者,你認為身處的年代對你的創作有什麼樣的影響?

阿乙:我生在1976年──正好是文革結束的那年。文革使整個中國的詞彙量都在減少。中國人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在文革期間應該是非常低的。

另外,我也缺乏文革的經驗。我成年之後經歷的大事似乎也不多──可能2008年奧運會算一個,但那對我個人而言,實在是一樁不值得去看的熱鬧。也可以說,每天都在發生著大事。在這樣一個時代,乖戾、暴力、向錢衝、權力腐敗的事情永遠不會少,不會缺席於社會輿論。但是這些事情因為屢次發生,就像一個小偷屢次被發現偷錢,它已引不起我的好奇與憤怒,它令我麻木。所以我基本的寫作方向是投向自己,有好幾年我就是這麼幹的。還有就是投向我所認為的不能白白死掉的小人物,他們往往因為白白死掉,我就想把他們寫進小說。

現在,大陸的成功模式過多,往往使文學邊緣化。文學因為成功率低、成本高、耗費時間久,已經不被人們作為第一選擇。甚至於不被作為內心的第一百種選擇。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在大陸引起的轟動,我覺得是一種虛假的轟動。在大家羨慕的眼神裡,莫言和馬雲(淘寶網的創始人)、姚明(前NBA球星)等人一樣,成為一種成功的標誌,沒有人會將他和居禮夫人、愛因斯坦、梵谷、福克納這些閃耀著理想光芒的名字並列。

但是就像龔萬輝兄所說的,這可能還是一個好事,是一種意外的淘汰,使文學裡的人更顯得純粹。整個社會幫助文學圈清理走了那些想來混一把的人。

我仍然期待這個世界上,有足夠好的由漢語寫出的故事,觸動整個華人的情感。或者說,觸動整個人類的情感。就像過去曹雪芹、托爾斯泰做過的那樣。也許那樣的故事到來之時,已經被成功、金錢、利益、種族、民族等各種因素綁架的人們,會一起脫帽致敬,重新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重新構建自己的精神領域,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人們除開談論房價、股票、明星八卦,除開表達性慾,便再也沒有別的求索。

-------好文分享 ------     原文見於【2013/03/01 聯合報】@ http://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神報到,除了春節期間櫻花爭艷,3月起桃花、李花、蘋果花、杜鵑、牡丹相繼登場,一路盛放到4、5月的桐花、野百合接手。花花世界,此期最美。

台灣的三大賞花盛會,從陽明山2~4月的櫻花、海芋到杜鵑,搶先以花海迎賓。阿里山櫻花季從3月中旬到4月中旬燦爛登台。花種最繽紛的,則是梨山風景區的水果花,3~5月桃花、李花、梨花、蘋果花,花開滿山林,淡雅的香氣,讓高山變得很春天。

近幾年櫻花熱,全台幾乎都有櫻花林;但春天賞花不只於此,3月推薦梅峰的桃花林,園區栽植大片水蜜桃園,花開期化身為「桃花長廊」,園區另有「溫帶花卉區」,可收覽鬱金香、鐵線蓮、白頭翁、柳穿魚等奇花異卉之美,或展有各種特色蘭花的「蘭花展示館」,欣賞全台獨有的「台灣一葉蘭」。

賞桃花地點,還有拉拉山、新竹尖石、南投霧社、武陵、清境與福壽山農場、阿里山。

3月登台的花海,即日起到3月中旬推薦台中后里中社觀光花市,鬱金香正綻放;台南後壁的「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3月9~18日則有「2013台灣國際蘭展」,各種蘭花可以一次收覽。

4月杉林溪則有牡丹花開,不必遠赴大陸洛陽,就可欣賞紅、紫、白等各形各色牡丹盛放。

台灣野百合象徵春天,4~7月進入最佳賞花期,因近年各地復育有成,賞花地點遍布全台,包括東北角風景區、基隆八斗子的忘幽谷、北二高竹東路段、大雪山及合歡山森林遊樂區、塔塔加遊憩區、南橫公路沿線、屏東縣三地門霧台、太魯閣、鹽寮、太麻里,甚至到離島的蘭嶼、綠島,都有花可賞。

4、5月全台山區油桐花同步盛開;合歡山區高山花海季也同步開跑。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圖為阿里山櫻花。(記者羅建怡/攝影)

布洛灣的野百合,是太魯閣最美的春意。(記者羅建怡/攝影)

原文網址見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MAIN_ID=118&f_SUB_ID=988&f_ART_ID=87149

-------------------------------------------------------------------------------------------------------------------

記得上回跟老公騎重機環台是四月天,從蘇花到花蓮一路都聞到類似香皂的味道,一直到到達掃叭遺址時,發現了前方一整片的柚子園才知道我愛吃的柚子開花雲原來這麼香。

20110402-053鐵騎之旅-1024 20110402-061鐵騎之旅-1024

那一趟旅程,讓我真正對春天花開這件事有了深刻的印象,沿途叫不出名稱的花兒們真是爭奇鬥艷,讓我不僅要由衷感謝這個世界的美好,從嚴冬的梅花、初春的櫻花、四月的百合、五月的桐花、八月的花東油菜花-----哪怕是路邊的野花都是如此欣欣向榮 搔首弄姿  我們何其有幸活在這樣的花花世界中 怎能不珍惜不感恩?

20110403-115鐵騎之旅-1024  20110403-127鐵騎之旅-1024 20110403-129鐵騎之旅-1024 20110403-138鐵騎之旅-1024 20110508-005土城桐花-1024

 20110508-015土城桐花-1024 20110508-139土城桐花-1024 20110508-019土城桐花-1024  20110508-129土城桐花-1024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下周一開始,大約半個月內將有天文奇景「三連發」!五月廿一日有日環食、六月四日月偏食、六月六日金星凌日。

 

1955  
一九五五年日環食,中央氣象局人員拍攝於台南氣象站,圖中可見太陽發光部分像一個圈圈。
圖/氣象局提供
 

 

但今天起鋒面接近,從明天到下周一都容易下雨,能否看到日食,得看老天賞不賞臉。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技士鄭振豐表示,日環食在下周一清晨日出時上演,只有苗栗通霄以北的西北部地區和金門、馬祖看得到像戒指一樣的日環食,其他地方可看到大缺角的日偏食。

2004
二○○四年金星凌日,業餘天文愛好者蔡元生在高雄拍下此影像,圖中左方的黑點就是金星。
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月偏食現象則在六月四日晚上,當天傍晚月出時右下側已有缺角,晚上七點零三分月食最大、八點零七分復圓。

六月六日的金星凌日,金星像是太陽面上的一個小黑點,從左跑到右。

鄭振豐提到,金星凌日就是金星行經地球和太陽中間,平均每兩百四十三年才會出現四次金星凌日;下一次金星凌日在一百零五年後,這次沒看到,就得等下輩子了。

月食可直接觀看,但鄭振豐提醒,日食絕對不能用眼直接看;如果要長時間觀賞,最好參與天文團體的觀測活動,如自備器材,則要在鏡頭前方加上觀測太陽專用的濾鏡或濾紙膜,才不會傷害眼睛。

氣象局將與中華電信合作,將本月三大天文奇景即時在氣象局網站上實況轉播。

表


全文網址: 日環食、月偏食、金星凌日 天文奇景三連發 | 生活新聞 | 生活天氣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1/7092980.shtml#ixzz1uuBA9gJL
Power By udn.com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尋找自己的肉身,想要跟自己好幾世、好幾劫來的肉身相見相認……

在加護病房幾天,看到許多肉身送進來,又送出去。肉身來來去去,有時時間很短。

肉身旁邊守候著親人,焦慮、哭泣、驚慌。

肉身送出去的時候,蓋上被單,床被推走,會聽到床邊親人無法抑止地大聲號啕的聲音。

隔著圍屏,或隔著牆,隔著長長的走廊,哀號的聲音傳來,還是非常清晰。

肉身的來來去去很快,有時候一天會聽到好幾次哭號的聲音。

如果在深夜,那聲音聽起來,特別悽愴荒涼,在空洞的長廊裡,留著久久散不去的縈繞糾纏的回聲。

我低聲誦經,在無眠的暗夜,好像試圖藉著朗讀經文的聲音,與那久久不肯散去的回聲對話。

身壞命終,又復受身──

《阿含經》說到肉身敗壞,生命終了的時刻,卻又恐懼悲憫著還會有另外一個肉身在等待著。

「身敗命終」的時刻,我會希望還有另外一個新的肉身來接續這敗壞已經不堪使用的肉身嗎?

好像古代的埃及人,非常固執堅持要保存「肉身」。他們用各種嚴密的方法,把肉身製作成木乃伊,存放在牢固的巨石的棺槨中,封存在巨大的金字塔裡。

我走進過三千四百年前的吉薩金字塔,木乃伊被移走了,冰冷、狹長、幽暗的陵墓甬道,也只有自己孤獨單調的腳步的回聲,走過數千年的甬道,好像回答仍然是肉身何去何從的困擾迷惑。

埃及人相信死亡是「靈」(Ka)離去了,所以要好好守護肉身。

肉身不朽,肉身不腐爛,肉身不消失,等待「靈」回來,就可以重新復活。

木乃伊的製作非常嚴密,取出容易腐爛的內臟,心、肺、肝、腸胃、腦,分別用不同的罐子封存。空空的肉身,用鹽擦拭,去除水分,塞進香料防腐藥草,縫製起來,再用亞麻布一層一層包裹。

最後戴上黃金面具,佩戴胸飾珠寶,像圖坦卡門的木乃伊,套著一具又一具棺槨,棺和槨的形狀,都是圖坦卡門的像,儼然還是原來肉身的模樣。

不朽,就是肉身存在。古代埃及人堅持肉身必須完整存在,才有生命。

木乃伊如果製作失敗,肉身還是會腐朽,埃及人就雕刻了巨大堅硬的雕像。石像笨重不好用,但還是可以勉強代替肉身。

埃及的雕像因此嚴肅、端正、沉重,肉身直直地凝視著死亡,不敢有一點閃失輕率。(圖一)

clip_image001

圖一:埃及人雕刻巨大堅硬的雕像,勉強代替肉身。

蔣勳/圖片

肉身功課

我在印度恆河岸邊看到處理肉身的方式卻與古代埃及完全不同。

古印度的肉身充滿動態,打破埃及的中軸線規則,肉身豐腴,飽漲著性的原始慾望。肉身像熱帶的果實,流溢著甜蜜熟爛的汁液,好像知道生命短暫虛幻,要在消逝以前盡情讓肉身享樂。(圖二)

clip_image002

圖二:古印度的肉身雕塑充滿動態,飽漲著性的原始慾望。
蔣勳/圖片提供

古代翻譯成鹿野苑的瓦拉納希(varanassi),是佛陀悟道以後第一次為大眾說法的地方。

我對佛國淨土有不實際的幻想,第一次到了現場,才發現沿河原來都是火葬場。

悟道的開示,畢竟是要從這麼具體的肉身的存在與幻滅開始說起的吧。

河邊一座一座篝木架成的床,有些簡陋草率,有些繁複講究,上面都躺著一具等待處理的肉身。

肉身四周堆放鮮花。親人朋友環繞,誦念祝禱,僧侶作法,燃起篝火。火光熊熊,濃煙一卷一卷升騰,肉身焦苦煎熬,彷彿在火光中嘶叫,空氣中都是肉身的腐爛濁臭混合著鮮花甜熟糜爛的氣味。

身壞命終,又復受身──

《阿含經》的句子變成了具象的畫面。肉身敗壞,燒焦、斷裂,頭、手、足、軀幹,隨灰燼一起推入大河。大河浩浩盪盪,飄流許許多多的「身敗命終」的肉身。

同時,黎明日光初起,有婦人懷抱新生的嬰兒,走進大河沐浴。親友環繞,誦念祝福。同一條河流的水,安息肉身的結束,也淋灑在嬰兒頭上,迎接肉身的開始。

在這河邊說法,「身壞命終」,就有了現成的教材吧。

原來,「肉身」是要做「肉身」的功課的。

從原始佛教來看,「身壞命終」之後,期盼修行到「不復受身」。

不再有肉身,不再接受新的肉身,不再重回人間,所以用「解脫」來說死亡。

「解脫」是說──像解開鈕釦,脫去衣服一樣,不再受肉身牽累。

如果,還有「肉身」,是因為「無明所繫,愛緣不斷」。

還有「愛」,還有「緣分」,牽連不斷,這個肉身就還會再回來,尋找新的肉身,再一次受肉身的生老病死之苦。

我聽到病房走廊的聲音來來去去,是那些「愛緣不斷」的肉身在踟躕徘徊不去嗎?

朋友嘲笑我,修行到「不復受身」,談何容易。

一點點牽掛,一點點放不下的愛戀,一點點捨不掉的貪癡,一點點緣分捨不掉,就又要回來了。

我總覺得長廊盡頭,有許多賴在門口不走的肉身,因為還有什麼東西沒有帶,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辦好,或者,因為親人的哭聲哀號,愛、恨,都捨不得,使那已經走到門口的肉身又要回頭了。

身壞命終,又復受身──

我愴然一笑,知道自己也是不容易俐落走掉的肉身之一。

曾經跟父親的肉身告別,覺得是艱難的功課。幾年後,跟母親的肉身告別,更是艱難的功課。

然而,我知道,還有更艱難的功課要做,有一天,必然要和自己的肉身告別吧。

跟自己的肉身告別,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肉身缺席

我曾經訝異中國美術漫長歷史裡「肉身」的缺席。

走進西方的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無論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希臘、羅馬、基督教文明、印度,都是以「肉身」作為美術的主體。

西洋和世界美術,多是一個一個「肉身」的故事,維納斯從海洋中升起的美麗的肉身,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受苦的肉身,悉達多坐在樹下冥想的肉身,愛染明王貪嗔癡愛的肉身──

那麼多「肉身」的故事,使人讚嘆歌哭,驚心動魄。

然而,走近故宮,幾乎看不到肉身的存在。

肉身變得非常渺小,小小一點,隱藏在巨大的山水之中,山巔水湄,一個渺小的黑點,略略暗示著宇宙間還有肉身存在。

然而,肉身太小了,小到看不出姿態表情,不知道這肉身是哭還是笑,是歡樂還是憂傷。

如果拍攝電影,把鏡頭拉遠,人變得很小,就看不見肉身的喜怒哀樂了。

東方的長鏡頭美學,仍然在山水裡說著肉身在宇宙間尋找定位的寧靜哲學。

西方的鏡頭,卻常常是逼近的特寫,逼近到可以清楚看到臉上每一絲皺紋,看到暴怒時眼角的紅絲,看到肉身顫慄、怖懼、痙攣,看到肉身貪婪、狂喜、癡騃。

肉身沒有迴避肉身的功課,肉身煎熬、受苦,或許是肉身覺醒的起點吧。

這個肉身,或許不止是在做這一世的功課。

在長廊甬道的盡頭,我總覺得自己的肉身裡有古代埃及的基因,恐懼肉身消失的緊張沉重,那是數千年前肉身遺留的記憶嗎?

封存在石棺裡,等待「靈」的歸來,等待「魂魄」歸來。然而,好幾個世紀過去,沒有等到Ka,等到的是盜墓者,他們挖墓掘墳,盜走珠玉金飾,肉身被遺棄,在幽黑的墓穴一角,聽著匆促的腳步聲漸行漸遠。

如果我的肉身生死流轉,從古代埃及到了兩三千年前的希臘,我會是運動場上戴著桂葉頭冠的選手嗎?

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裡有許多墓碑,全身赤裸的男子,輕輕把桂葉冠放在頭上,不知道他肉身結束在幾歲,然而雅典人堅持在墓碑上鐫刻自己在青春完美時刻的肉身。

他們的肉身就在此時此刻,他們不等待,沒有時間等待,肉身在青春數年間達到極限的完美,這就是不朽了。(圖三)

clip_image003

圖三:雅典人堅持在墓碑上鐫刻自己在青春完美時刻的肉身。
蔣勳/圖片提供

我一直覺得身體裡有一個少年伊卡魯斯(Icarus),背上裝了蠟做的翅膀,不知死活,高高飛起,試圖親近太陽的高度。

我驚叫著墜落,看到蠟的融化,翅翼散落,伊卡也做完了他悲壯的肉身功課嗎?

肉身覺醒

如果我是伊卡,從希臘高高的空中墜落,肉身重重摔在土地上。夢醒了,摔在中國的黃土高原上,忘記了曾經有過的高高飛起的渴望,肉身踏踏實實貼近依靠泥土。像泥土一樣髒,一樣卑微,這肉身來自塵土,又歸於塵土。

最像泥土的肉身是中國上古遺址裡出土的俑。在陜西半坡、甘肅馬家窯,許多土俑只是初具人形。五官眉眼都很模糊,甚至只有一個頭,肉身只是一個瓶罐。

沒有埃及的威嚴壯大,沒有對抗死亡、凝視死亡的莊嚴專注。一個泥土隨意捏出的人形,對自己肉身存在的價值好像毫無自信,無法展現希臘肉身在運動裡鍛鍊出來的骨骼肌肉的完美,也無法像印度,在極致放縱官能享樂裡,發散出肉體飽滿豐腴的誘惑。

走過埃及、走過希臘、走過印度,在漫漫黃土的大地上,我的肉身茫然迷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那些來來去去的肉身魂魄,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說著他們肉身的故事。

然而,我在茫然迷惑裡,好像長長的甬道盡頭,沒有光,沒有出口,彷彿一場長長困頓的睡眠,等待覺醒,卻總是醒不過來。

看到自己的肉身,吊掛著許多點滴,貼著膠布,各種儀表紀錄器嗶嗶的聲音響著。

我看到黃土窯洞裡鑽出一個人,灰撲撲的,初具人形,眉眼模糊,不知喜怒哀樂,跟遺址出土的土俑一模一樣。(圖四)

clip_image004

圖四:中國上古遺址裡出土的俑是最像泥土的肉身,只有一個頭,肉身只是一個瓶罐。
蔣勳/圖片提供

「這是一個人嗎?」

我固執驕傲、自大、貪於愛美、尊嚴的肉身,卻在這麼卑微的肉身前面,起了巨大震動。

我知道,肉身的功課,或許沒有做完,也沒有做好。

許多賴在甬道門口,趴著門框,不肯離去的肉身,一點也不悲壯尊嚴,一點也不驕傲自信。

使我深深咀嚼著「好死不如賴活」這麼粗鄙的民間諺語。

這麼粗鄙,卻這麼真實。

肉身能夠像尸毗王,為了救下一隻鴿子,把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切割下來,餵給老鷹吃嗎?

肉身可以像薩埵那太子,投身躍下懸崖,粉身碎骨,把這身體餵給飢餓的老虎吃嗎?

敦煌壁畫裡一幕一幕捨去肉身的圖像,與甬道裡匆匆忙忙、來來去去的許多肉身交錯而過。

我在尋找自己的肉身,想要跟自己好幾世、好幾劫來的肉身相見相認。

----------------------------------------------------------------------------------------------------------

以上文章轉貼於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6607339.shtml#ixzz1YkUxsVHe

Power By udn.com

我一直是蔣勳的粉絲,見到他的文章自然要反覆細讀,不過因為記性差,所以就將文章存在這個頁面,我常覺得他跟這些古人、藝術品似乎可以對話似的,而經由他也讓我〉走向時光隧道,彷彿回到了前世,讓我不禁墜入沉思,前世的我是誰呢?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您喜歡辛辣烤炸的食物嗎?吃來過癮,但一不小心就會「口破」,口破指口腔黏膜或舌頭等部位出現潰瘍,也就是俗稱的破洞。

口破看似輕微,但常常影響進食,有時反覆發生或久久不癒。其實,口破不容小覷,除了吃辛辣烤炸食物,作息不正常、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腸胃功能紊亂或情緒壓力影響,都會導致口破。

不同年齡或性別,口破成因不太相同,如小兒可能與腸胃問題有關,年輕女性常發生在經期前後,更年期女性可能因荷爾蒙失調造成。若口破持續三周以上或久久不癒,便要懷疑是否有腫瘤或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等。

口破以中醫角度,不只是局部病變,與心、脾、胃、腸、肺、腎等臟腑皆有相關性,有實證或虛證的分別,治療依患者本身問題辨證用藥,如觀察口瘡破洞的顏色、形態,疼痛程度及有無合併其他症狀,試著找出是身體哪一部分出問題,從根源解決,才能加速口破的癒合,並預防口破再發生。

下列方法可調整:

1.叩齒運動:一方面促進唾液分泌,幫助消化,一方面局部運動,促進氣血流暢,增進局部抵抗力。

2.勤加漱口:保持口腔乾淨,減少口破發生。

3.睡眠習慣:口破與免疫力有關,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是解決口破最基本的動作。

4.慢慢咀嚼:進食充分咀嚼,以防咬傷唇舌,避免過於粗糙的食物,導致消化不良產生腸胃道問題。

5.飲食宜忌:避免燒、烤、炸、辣等過於刺激食物,龍眼、荔枝、榴槤、釋迦、大蒜、薑等熱性食物也要少吃,可選擇平性或涼性食物,如蓮藕、木耳、葡萄、蘋果等,但攝取過多寒涼食物可能傷及脾胃。

6.穴位按摩:合谷、足三里、太衝,可以針對頭面部問題或整腸清肝。

clip_image001[4]

clip_image002

合谷是治療頭面問題的主要穴道。
圖/董懿容醫師提供

足三里可以調整腸胃,太衝平肝清熱。
圖/董懿容醫師提供

自製飲品:

蓮藕蜂蜜汁:蓮藕汁清熱可幫助黏膜癒合,蜂蜜能夠潤腸通便、解毒止痛。

冰糖蓮子飲:蓮子不要去心,蓮子心可清心火又能鎮定安神,蓮子肉補脾安神,加入冰糖,潤肺和胃,改善便秘。

以上內容是我轉載自聯合新聞網ttp://udn.com/NEWS/HEALTH/HEA2/6607363.shtml#ixzz1YkKrzpbq

Power By udn.com

--------------------------------------------------------------------------------------

我有陣子也經常受口破所苦,所以看到這篇文章趕緊貼上來與大家共享,不過我個人也有經驗與大家分享,或許是我(伶牙俐齒)的,我發現每次口破的位置幾乎都一樣在虎牙的下唇處,就去找牙醫,牙醫的處置是幫我把虎牙稍微磨了一下,果然嘴破的次數減少許多,經常嘴破的朋友不妨試試!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由經濟部及台北市政府主辦的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

松山展區  【設計專業展】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100年9月30日~100年10月30日(共31天)

                 週一~週五 10:00~18:00
                 週六~週日 10:00~20:00              
  

世貿一館  【設計創作展】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100年10月22日~10月30日(共9天)

                 每日 10:00~18:00                                

南港展覽館  【設計交流展】 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4樓

                       100年10月22日~10月30日(共9天)

     每日 10:00~18:00

 官方網站   http://www.2011designexpo.com.tw

*********************************************************************************

下面是我曾經看過的一段文字  

設計可以是藝術。設計可以是美學。設計是如此簡單,這就是為什麼它是如此複雜。

有興趣的朋友   可別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期待藉由觀摩別人作品時的感動    啟動我們體內的設計因子   將潛能化為行動   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喔  ( ^_^ )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免費參加喔*

這麼好康的事當然要與大家分享

時間是08/19~08/20 --兩天

● 知名新加坡歌手Olivia Ong魅力獻唱
● 日本當紅中音薩克斯風演奏家矢野沙織率領四重奏樂團演出
● 葛萊美獎提名的國際知名薩克斯風手安東尼歐‧哈特首度抵台
● 美國首席小號手麥可.菲利浦.摩斯曼經典呈現古巴及巴西爵士曲風


8/19 演出者:黃瑞豐爵士五重奏(黃瑞豐、呂聖斐、唐么玫、程杰、蘇聖育)、Olivia Ong三重奏、矢野沙織爵士四重奏

8/20 演出者:麥可.菲利浦.摩斯曼(Michael Philip Mossman)、安東尼歐‧哈特(Antonio Hart)、魏廣晧、張坤德、李承育、許郁瑛、山田洋平、廖志銘、Nick Javier、Nicolas Rusillon、吳青、陳玟瑋、黃瑞豐、兩廳院爵士營樂團

-------------------------------------------------------------------

最近在電視或廣播中常聽到Olivia低沉又深情款款的歌聲  真的很有感覺呢---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來自http://www.youtube.com

【賽德克.巴萊】

繼海角七號大賣座後,魏德聖導演推出了這部史詩般的巨著,想看氣勢磅礡的大製作不必再去看國外的電影了,這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光!九月!讓我們一起進戲院感受這震撼!--超期待的啦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http://www.wretch.cc/blog/seediq1930/33074383

湯湯的分享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